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淮海战役有一个很关键的获胜因素,被严重低估,乃至遗忘

白梦评过去 2025-09-25 02:52:31

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淮海战役有一个很关键的获胜因素,被严重低估,乃至遗忘了,那就是华野与中野实力,战前已然超过对手了,不仅兵力,还有火力。 您看,当时朱老总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就明确讲过:华野与中野“在数量上比敌人多一点,质量上比敌人高得多,武器上比敌人也不差,弹药我准备了八个基数。这些就是我们同敌人进行决战的物质基础。” 好家伙,部队数量多质量高,武器也不差,弹药又充足,哪有不胜的道理?其中数量上,战后已改为三野的华野,在淮海战役总结材料上这样说的: 我军“集中了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华北地方军各一部共约百万以上的强大兵力……发起了淮海战役”。其中,华野42万,中野18万,地方部队40万。也就是说我们常讲的60万,只是野战军的数字,若把所有部队加起来,反而超过国军了。 另外,军委作战部在整理淮海战役战史材料时,也讲到我军:“共100万以上的强大兵力…发动了巨大规模的淮海战役”。还有战初,华东局向中央的《关于解决目前山东财政困难的请示》中,也说: "山东...计华野全部四十九万,各军区及俘虏伤兵与起义武装共五十三万...此次淮海战役俘虏冯治安起义人员及我新参军战士...尚未计算在内"。哦!光华东就百万了,而野战军竟有49万,不得了呀。 好了,数量讲清了,再来聊两句武器装备。中野且不说,就华野在那儿,除了空军外,其它都丝毫不逊对手,炮火威力更是超出。 当时华野有2200多门火炮,其中大中口径347门,且炮弹充足,整个淮海战役打出了惊人的61.833万发,而在碾庄战役时,更有过一天内打掉3万发,及45分钟5千发的惊人记录,国军哪能比嘛。 那华野武器弹药从哪来的呢?简单讲三个方面:缴获、自产与东北运来,前俩就不多说了,且看后者。华东局在大连建有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规模大产量高,光淮海战役时,就给华野提供了20万发炮弹。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军还有粟裕们的卓越指挥,及将士们的英勇善战等。如此,国军靠啥赢?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白梦评过去

白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