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汉奸是谁?远比汪精卫更加可恨,若是无他,日本连中国大门都进不了。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此人正是黄浚! 黄浚从小在外祖父的书房里长大。 那位满腹经纶的老人每天清晨都会捧着书卷,逐字逐句地教他诵读诗文。 这孩子天资聪颖,记性特别好,常常只听几遍就能流畅背诵。 老人逢人便夸自家外孙有神童之资,眼里全是欣慰和期待。 年纪稍长,黄浚便离家北上求学。 1902年,他带着简陋的行囊,乘坐颠簸的马车,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 那时的京城和现在完全不同,街道上多是马车和行人,偶尔才能见到一两辆汽车。 京师译学馆就坐落在京城一隅,校园里栽着不少槐树和杨树,几栋西洋风格的建筑显得格外气派。 穿着长衫的青年夹着书本穿梭其间,黄浚也是其中一员。 他在这里接触到外语、地理、算学这些新式学问,学得格外起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时局变动,民国建立,黄浚萌生了留洋的念头。 凭借优异的成绩,他争取到了公费留学的名额,东渡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 初到东京,他简直看花了眼。 街上跑着有轨电车,百货公司里商品琳琅满目,男人们穿着西装皮鞋,女士们撑着阳伞穿着洋装,处处都透着现代化气息。 黄浚渐渐迷上了这种生活,他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沙龙和聚会,结识了不少日本朋友。 久而久之,他看待祖国的眼光就变了,总觉得中国哪里都比不上日本,连带着对祖国的感情也淡薄了。 学成归国后,黄浚凭着留学经历和才学,很快在南京政府谋得了行政院机要秘书的职位。 他每日西装革履出入机关,谈吐文雅,办事利落,任谁都夸他是个人才。 但没人知道,这位风度翩翩的秘书早已和日本特务搭上了线。 日本人先是带他参观工厂、军舰,展示他们的“先进成果”,又不断宴请招待,送来厚礼。 在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黄浚最后那点爱国心也消磨殆尽了,彻底倒向了日本人那边。 1937年7月,卢沟桥枪声一响,全中国都沸腾了。 军民上下一心,誓要抵抗日寇侵略。 在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交锋。 但由于装备差距太大,战局逐渐吃紧。 为扭转劣势,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在江阴要塞一带封锁长江航道,将游弋在长江内的七十多艘日本舰船困死在内河。 这项计划原本十分周密。军队调动了重兵布防,江面上布置了水雷和障碍物,两岸炮台也都进入战备状态。 只要计划顺利实施,这些日舰就成了瓮中之鳖,不仅能沉重打击日军气焰,更能极大鼓舞全国抗战士气。 可惜千算万算,没算到内部出了奸细。 黄浚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这份绝密计划。他不仅自己卖国,还拉上了在外交部工作的儿子黄晟。 父子俩连夜将情报传递给日本特务。 日方得知后大惊失色,火速通知长江内的舰船撤离。 于是,在国军实施封锁前夜,日舰纷纷起锚开足马力,冲出了长江口。 等到国军准备就绪,江面上早已空空如也,只扣押到两艘来不及逃跑的商船。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全面爆发。 那些逃脱的日舰迅速集结,加入战斗序列。 军舰上的重炮对着上海守军阵地狂轰滥炸,商船则不断运送兵员物资。 中国军队虽然拼死抵抗,但装备悬殊,伤亡极其惨重。 许多年轻士兵连枪都握不稳就倒在血泊中,不少百姓也在炮火中家破人亡。 据统计,这场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达二十五万人,平民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上海失守,南京门户洞开。 日军兵分三路直扑南京,12月便攻陷了首都。 随后发生的惨剧更是人神共愤——三十多万军民惨遭屠杀,古城南京沦为地狱。 这一切,都与江防计划的泄露有着直接关系。 很快,国民政府察觉到内部泄密,成立专案组秘密调查。 经过缜密侦查,目标最终锁定在黄浚父子身上。 这二人经常鬼鬼祟祟地在城南一家茶楼出现,与几个行踪可疑的日本人接触。 调查人员顺藤摸瓜,掌握了他们通敌的确凿证据。 逮捕行动在一个雨夜进行。 黄浚父子从茶楼出来时,被埋伏多时的军统人员一举抓获。 随后进行的公开审判中,法官历数他们的卖国行径: 泄露江防计划导致战局逆转,出卖情报致使上海沦陷,间接造成南京惨案……庭外围观的群众群情激愤,恨不得冲进去亲手惩治汉奸。 最终,黄浚父子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枪决那天,刑场外围得水泄不通。 当枪声响起,两个卖国贼应声倒地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只是再怎样的惩罚,也换不回那数十万条无辜的生命了。
中国最大汉奸是谁?远比汪精卫更加可恨,若是无他,日本连中国大门都进不了。 (麻
晨曦初照映心暖
2025-09-24 18:54:30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