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9月23日浙江杭州,一小伙花20万买了辆二手车,不料过户才三天,车就不翼而飞了,小伙果断选择报警,索幸车上有GPS定位,经过查询之后,发现车被拖到某处停车场,找过去后被告知,是一家金融公司把车拉到这里的,小伙无奈只好又联系该公司,询问缘由,可得到的答复,却让他傻了眼![无辜笑] 小张通过按揭方式在当地一家二手车行购买了这辆车,总价接近20万元,车况不错,过户手续看起来也很齐全,他满心欢喜地把车开回家,停在小区外的路边车位上。 第四天早上准备开车上班时,小张傻了眼——车位空空如也,他第一反应是被偷了,立即报警,但通过贷款公司安装的GPS定位系统,车辆信号显示在几百公里外的一个停车场里。 小张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发现车好好地停在那里,但被一家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看管着,经过一番沟通,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 原来这辆车的前车主在这家金融公司办理了贷款,但一直没有还清欠款,更关键的是前车主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在贷款未结清的情况下就把车转让了,金融公司发现后,根据贷款合同中的条款,委托拖车公司将车辆收回。 金融公司的态度很明确,前车主必须还清剩余贷款,车才能归还给现在的车主,但车行那边也不示弱,坚持认为收车时所有手续都齐全,既然过户手续已经完成,车辆就应该属于小张。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协调,但各方还在扯皮,小张的车依然被扣在停车场里,他不仅要继续还贷款,还开不了车,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小张的遭遇可以看出,单纯依靠过户手续来判断车辆是否“干净”是不够的,那些看似正常的交易文件,很可能掩盖着复杂的债务关系,特别是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便宜车”,更需要格外谨慎。 小张的遭遇提醒我们,在二手车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买家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在这里同样适用,那些价格诱人的“捡漏”机会,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哥们儿也太惨了,攒钱买个车说没就没!要我说二手车水太深了,不懂行真的别碰,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金融公司这操作合法吗?车都过户了还能随便拖走?感觉这里面法律上有问题啊,应该追究原车主的责任才对。” “二手车行肯定知道内情!他们收车的时候不查抵押状态的?现在出事了就说手续齐全,骗鬼呢!建议小伙连车行一起告。” “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去年买的二手车,开了半年被担保公司开走了,现在还在打官司,大家买二手车前一定要去车管所查清楚有没有抵押!” “原车主这是诈骗啊!用假资料骗过车行和买家,必须报警抓人,金融公司也是受害者,但拖现在车主的车确实不合理。” 您觉得在这起纠纷中,车行是否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购买二手车时到底该如何规避这样的风险? 官方信源: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国外的二手车原版原漆零剐蹭[笑着哭]卖多少钱合适
【36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