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年秋天,毛主席在武汉问了韩先楚一句话:“洪麻子怎么样?”韩刚说完洪学

春秋说史 2025-09-24 17:41:15

1965年年秋天,毛主席在武汉问了韩先楚一句话:“洪麻子怎么样?” 韩刚说完洪学智还在吉林下放劳动,毛主席马上接了一句:“他过去有功,不能一棍子打死!” 就是这句话,成了洪学智逆境中的 “定心丸”,更藏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功过的清醒认知。 谁能想到,这位被下放的厅长,曾是创造抗美援朝后勤奇迹的 “钢铁运输线” 缔造者? 当年美军发动 “绞杀战”,妄图切断志愿军补给,洪学智带着后勤部队在轰炸中修铁路、架 “水下桥”,发明 “片面运输” 战术,硬是把弹药粮食送往前线。 彭德怀曾说:“论功行赏,勋章该给洪学智!” 即便到了吉林,这位开国上将也没闲着。 放下将军身段,钻进农机厂搞研发,造出中国首台自走式收割机;看到农民缺粮,他四处协调;发现地方病肆虐,又联系医疗团队下乡义诊。 自家孩子饿得啃树皮,他却把补助分给贫困学生,住仓库拒绝特殊待遇。 有人说他 “傻”,可他只说:“在哪都是为老百姓做事。” 毛主席的那句肯定,不是偶然,他记得洪学智在土地革命时筹粮救急的功劳,记得长征路上收容伤员的担当,更记得这位将领两次执掌总后勤部,为军队后勤现代化打下的根基。 这份 “功过分明”,让洪学智在 1977 年重回北京,1988 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我军史上唯一 “两膺上将” 的传奇。 后来有人问洪学智,三次政治磨难为啥不抱怨?他只说了句:“对党忠诚,就是服从组织,做好手头事。” 在吉林时,他带着工人啃技术难题,把重工业厅的产值提了三成;重回总后,又推动后勤改革,让部队保障跟上现代化步伐。 如今再看 1965 年那场对话,毛主席那句 “不能一棍子打死”,不仅救了一位将领,更立下了 “功过辩证看” 的标杆。 而洪学智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忠诚,从不是顺境中的高歌,而是逆境里的坚守。 不管是在朝鲜战场架起 “钢铁运输线”,还是在吉林田间造出收割机,他始终把 “做事” 放在第一位。 这位 “两膺上将” 的故事,藏着中国共产党人最珍贵的品质:有功不傲,遇挫不馁,心中永远装着百姓与使命,这样的传奇,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中新网《与“老洪头”在东北农场的日子》、中政网《洪学智同志平生》】

0 阅读:87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