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7旬老人收拾亡妻遗物时,翻出一本存有60万存款的存折,去银行取钱时却没取出来,老人将银行告上法院,一审法院认为存折存款日期被人手写涂改过,银行交易流水根本没有100万存进去和取出40万的记录,便驳回老人诉求,老人不服,再次上诉,二审判决让他意外。 崔德山师傅的晨练路线,自从老伴韩桂兰走后就没变过,每天清晨绕着社区旁的南湖公园走两圈。 路过老伴生前爱去的那棵大柳树时,总会停下摸一摸树干,像跟老熟人打个招呼。 去年十月的一个周末,天刚有点凉,他回家收拾阳台那堆旧箱子,打算把换季的厚衣服找出来,却意外翻到了个不一样的东西。 那是个深棕色的木箱子,是韩桂兰当年的陪嫁,边角被岁月磨得发亮,锁早就锈了,崔师傅用螺丝刀拧开时,还担心会弄坏。 里面裹着好几层布,最外面是块洗得发白的蓝格子围裙,中间是老伴织了一半的毛衣,最里面用红毛线布包着个硬壳本子。 是本银行存折,封面上印着“2000年活期储蓄”的字样,纸张都发脆了。 崔师傅坐在阳台的小马扎上,借着窗外的光翻存折,手指划过泛黄的内页,突然顿住了。 最后一笔记录下面,余额栏清清楚楚写着“600000.00”,前面还记着“存入1000000.00”“支取400000.00”。 他愣了好一会儿,眼泪没忍住掉在存折上,老伴走了快半年,没留下什么值钱东西,这60万,像她藏了二十年的念想,突然冒出来给了他个念想。 次日一早,崔师傅揣着存折去了朝阳支行。 他特意穿了件干净的中山装,把存折放在贴身的内兜里,走路都比平时快些。 到了柜台,他把存折递过去,声音有点发紧:“姑娘,帮我取这里面的60万。” 柜台工作人员接过存折,对着电脑敲了好几分钟,又跟旁边的主管说了几句,然后转过身来,语气很委婉。 “大爷,您这账户我们查了,2000年6月7号开户的时候就存了1块钱,之后没存过100万,也没取过40万,现在余额还是1块。” “不可能!”崔师傅一下子站起来,指着存折上的数字,“你看这上面写的,6月7号存的100万,后来取了40万,怎么会没有?是不是你们系统坏了?” 工作人员又反复查了系统,还调了当年的纸质档案复印件,递给他看:“大爷您看,这是开户当天的凭证,就1块钱的记录,后面的流水都是空的。” 崔师傅盯着那张复印件,眼睛都花了,他明明看到存折上写着100万,怎么到了银行这儿就成了1块? 回家的路上,崔师傅走得很慢,风一吹,老觉得眼睛涩。 他跟邻居张阿姨说了这事,张阿姨劝他:“要不找个律师问问?说不定是银行漏记了。” 崔师傅咬咬牙,真找了个律师,把朝阳支行告到了法院。 开庭那天,他特意把存折装在塑料袋里,怕弄脏了,这是他唯一的证据。 法庭上,律师帮他念了诉求,说这存折是韩桂兰用崔师傅的身份证开的,一直由韩桂兰保管,去世后才发现,里面的60万理应归崔师傅。 可银行的律师拿出的证据,让崔师傅心凉了半截:银行不仅有账户流水,还指出存折上“存入100万”的日期有问题。 原本是6月6号,被人用钢笔改成了6月7号,改的地方没有银行的校正章,属于私人涂改。 法官问崔师傅:“你知道日期为什么会改吗?100万的存款来源是什么?有没有当时的取款凭证?” 崔师傅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只知道存折是老伴管的,改日期的事他从没听说过;至于100万的来源,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他早就记不清了。 那时候他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哪有100万? 一审判决下来,法院驳回了崔师傅的诉求,说他只有存折这一个证据,还存在涂改,没法证明60万存款是真的。 崔师傅拿着判决书,坐在家里发呆了好几天。 他不服气,觉得自己没撒谎,存折也不是假的,怎么就输了? 他跟律师说要上诉,律师劝他再想想,可他还是坚持,他想给老伴一个交代。 今年8月底,二审开庭,崔师傅还是带着那本存折去了。 这次,他特意找了社区居委会开证明,证明韩桂兰生前确实管着家里的钱,可法院还是没认可。 二审判决下来,还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存折虽然是储户的凭证,但不能只看存折,得跟银行的系统记录对得上。 现在存折有涂改,系统里又没有大额交易,没法认定存款存在。 像崔大爷这样,存折有涂改,又没其他证据,就算再委屈,法院也没法支持。 “保管存折千万别自己改,改了一定要让银行盖章;家里有人走了,整理遗物发现存款凭证,先看看有没有问题,最好先办继承公证,再去银行取钱,省得跑冤枉路。” 那本存折上的60万,虽然没变成真的钱,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日子过着,该留心的得留心,该办的手续不能省。 信息来源:长江云新闻2025-09-23发布视频
吉林长春,7旬老人收拾亡妻遗物时,翻出一本存有60万存款的存折,去银行取钱时却没
拾九观人间
2025-09-24 14:44:43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