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F22击落热气球后,东大就不再韬光养晦了?2023年底中美热气球事件,F22在2万米高空,击落中国热气球后险些坠毁,而中国随后军备加速曝光,J16D,075两栖舰、J35,六代机,及无人装备密集亮相。 2023年2月,一颗民用气象气球从我国内沿海升空,本是用于科研观测大气层数据,直径二十多米,搭载太阳能板和传感器,谁知遇上强劲西风,偏离预定航线,先掠过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上空。 美方雷达很快捕捉到信号,认定这是间谍装置,国防部紧急开会,最终拍板让F-22出手拦截,可没人想到,这场本该彰显美军实力的行动,反倒成了公开处刑。 那气球起初飞在3万米高空,F-22的官方升限刚到2万米,只能眼巴巴等着气球漏气下降,好不容易等目标降到可攻击高度,三枚价值45万美元的导弹射出去,前两枚全打空,第三枚才勉强命中,而剧烈的仰射动作差点让战机发动机熄火坠毁。 这场闹剧像个信号,此后中国军备亮相的节奏明显加快,气球被击落刚过一周,2月27日海军《逐梦海天》招飞视频里,歼-35的身影就出现在飞行员训练基地,这款隐身舰载机的露脸比外界预期早了整整半年。 到了4月环台军演,歼-16D电子战机高调登场,台军雷达一开机就被干扰致黑屏,官方直接证实其已形成完全作战能力,这可是此前从未公开的战力细节。 下半年的亮相更密集,6月三架双尾蝎无人机满载弹药完成密集编队飞行,央视明确这是国产长航时无人机首次实弹编队测试,而这类装备此前只在国际航展低调展示;9月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KVD002武装侦察无人机公开亮相,专家透露它早已在台海周边执行任务,只是此刻才揭开面纱。 珠海航展上更劲爆,中航工业直接放出六代机概念视频,无垂尾飞翼布局的原型机已完成147次数字化试飞,探测距离650公里的智能蒙皮雷达远超美军同款,就连075型两栖舰的建造进度也藏不住了,四号舰30个月就完成建造,刷新了大型舰艇的产能纪录。 其实这从来不是突然不韬光养晦,而是美方的过度反应捅破了窗户纸。F-22打气球暴露的技术短板,让外界看清了某些装备的纸老虎属性,也让我们意识到,实力藏着掖着反而会被误读为软弱,那些密集亮相的装备,歼-35的陆基型早在2023年9月首飞,六代机的预研更是始于2010年代末,不过是借事件契机,让外界看到本就存在的发展成果。 说到底,这场气球引发的连锁反应挺耐人寻味,美方想用武力秀肌肉,结果秀出了短板;我们顺势展示装备,不是为了挑衅,而是为了划清底线,当双尾蝎无人机编队掠过台海,当歼-35在航母起降,这些亮相本质是实力的自然流露——真到了该让世界看清中国军工成色的时候,藏着掖着反而没必要了!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