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方红一号至今都没有坠入大气层?很简单,因为当初把东方红一号发射出去的时候,就没有让它回来的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太空研究的国家之一,截止到目前可以说我国的太空研究进展的很顺利。 但其实在我国的航天史上,东方红一号始终是个特殊的存在。 这颗1970年4月24日升空的人造卫星,早已在当年的5月14日就停止了发送《东方红》乐曲的信号,可直到今天它依然在太空中绕着地球飞行,没有坠入大气层。 那究竟为什么不让东方红一号返回地球? 当年我国的航天才刚刚起步,从1958年提出卫星研制设想,到1970年成功发射,中间走过了12年的艰难历程。 当时的核心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让全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证明我国有能力迈入太空时代。 至于让卫星回来,在那个阶段并不在考虑范围内,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压根做不到。 要知道能让卫星从太空返回地面的技术难度,比把它送上去还要大得多。 我国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直到1975年才成功回收,比东方红一号晚了整整五年。 而且这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过程异常曲折,1974年第一次发射还因为技术故障失败了,后来经过一年的改进才获得成功。 这就不难理解1970年的时候,科研人员连把卫星送进轨道都要集中全国力量攻关,自然没有精力也没有技术去琢磨回收的事。 所以说“没想让它回来”本质上还是当时航天技术水平的客观反映。 不光是技术跟不上,东方红一号回不来跟卫星的轨道设计直接相关。 东方红一号被送入了一条近地点441公里、远地点2368公里的椭圆轨道,这个高度在当时的卫星中算得上相当高了。 地球周围的大气是越往上越稀薄的,400多公里以上的地方,大气密度已经是海平面的一亿亿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卫星来说大气阻力是让它减速坠落的主要原因,没有了阻力的干扰,卫星的轨道高度下降得特别慢,五十多年才降了大概10公里,至今近地点还维持在430公里左右。 对比一下其他国家早期的卫星,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近地点只有215公里,那里的大气阻力虽然小,但长时间积累下来还是会慢慢消耗卫星的能量,没多久就坠入了大气层。 而东方红一号的高轨道设计,让它能在太空“漂浮”更久,估计再飞几百年都没问题。 这种设计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科研人员结合当时的技术条件做出的最优选择,既然不用考虑回收,就干脆把轨道设得高一些,让卫星能更长久地运行,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老一辈航天人的智慧。 那后来技术成熟了,为什么还是没想着把东方红一号弄回来呢? 这是几个原因共同导致的,第一个就是回收难度太大,因为卫星一直在高速自旋,身上还有天线,要想准确抓取就得让回收设备和它保持同步旋转,还要避开天线,这在当时几乎做不到。 而且那时候只有美国有航天飞机这种能执行回收任务的飞行器,我们根本没有合适的设备。 再说成本也不划算,有估算过回收这样一颗停止工作的卫星,花费可能高达上百亿,而卫星本身的科研价值已经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东方红一号其实还有备份星,那颗和它一模一样的卫星就放在航天科技五院的博物馆里,大家随时能近距离参观,还能听到同款的《东方红》乐曲。 既然地面上有了替代品,自然没必要再耗费巨大代价去太空回收原品。 它的持久飞行不仅是轨道设计的成功,更是中国航天人在艰苦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北晚在线2025-04-24——每天绕地球约13圈!“东方红一号”仍在轨运行
为什么东方红一号至今都没有坠入大气层?很简单,因为当初把东方红一号发射出去的时候
论芸有事
2025-09-24 12:45: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