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 说实话,

坦荡的奶茶 2025-09-24 12:02:38

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 说实话,“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 ​现在想想,都会感慨,当时哪来这么大的勇气。 这“两个孩子”可不是普通的“大学”,一个是烧钱如流水的新能源汽车,一个是啃技术硬骨头的芯片,哪一个不是需要真金白银堆、需要好几年熬的硬茬。小米前十年靠手机、IoT攒下的那点家底,说难听点,扔到这两个领域里,连个大水花都未必能立刻溅起来。当时多少人等着看笑话——有人说小米造车是“门外汉凑热闹”,连传统车企都在新能源赛道上挣扎,一个做手机的凭啥能成;还有人说造芯是“自不量力”,国内芯片产业链卡脖子的地方那么多,小米想啃这块硬骨头,怕是要把家底都赔光。 你也不能怪大家不看好,这两条路难走是明摆着的。就说造车,从设计、研发到建工厂、铺渠道,每一步都要花钱。别的不说,光一个整车工厂,动辄就是几十亿的投入,还得花时间磨合生产线、组建研发团队。小米刚宣布造车那会儿,不少业内人都觉得,雷军这是被手机市场的竞争逼急了,想找新赛道却没算清风险。再看造芯,之前小米的澎湃芯片就经历过波折,这次重启,面对的是更成熟的国际巨头和更复杂的技术壁垒,稍有不慎,之前的投入就可能打水漂。 可雷军偏就这么干了,而且是两条难走的路一起走。现在回头看,这份勇气里,除了赌性,更多的是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手机市场早就进入红海,不找新的增长曲线,小米迟早会被挤到边缘;而新能源汽车和芯片,一个是未来出行的核心,一个是科技产业的命脉,这两个领域要是能站稳脚跟,小米才能真正从“手机公司”变成“科技巨头”。就像他自己说的,“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风险”,要是连试都不敢试,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 当然,勇气不能当饭吃,这两年小米的压力大家也看得到。造车这边,SU7虽然火了,但后续车型的研发、产能的稳定都还需要时间;造芯那边,进展没那么快,还得耐着性子一点点突破。有时候看小米的财报,研发投入一年比一年高,利润却没那么亮眼,就知道这“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的日子,过得有多紧巴。 但换个角度想,要是小米当初没这份勇气,现在可能还在手机市场里跟别人卷参数、卷价格,哪有现在SU7刷屏、澎湃芯片持续推进的局面。做生意嘛,有时候就得有破釜沉舟的劲儿,尤其是在科技行业,不押注未来,就只能被未来淘汰。雷军感慨“当时哪来这么大的勇气”,或许也是在感慨,幸好当初没退缩,不然哪能看到现在的可能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小米汽车 雷军年度演讲

0 阅读:8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35

用户15xxx35

2025-09-24 19:45

芯片特朗普同意了?

坦荡的奶茶

坦荡的奶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