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罗斯刚宣布愿意向中国提供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消息不久,美国高层议员代表团立刻

素鹤栖云 2025-09-24 12:02:06

就在俄罗斯刚宣布愿意向中国提供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消息不久,美国高层议员代表团立刻访问北京。特朗普对此格外警觉,表示美国如果再犹豫,就可能错过关键时机。 这次俄罗斯放出风声,主动说起准备向中国提供PD-26大推力航空发动机。 这个型号正处于研发阶段,主要目标是解决大型运输、民用宽体客机等高端市场的动力难题。 国际民航发动机领域一直被少数国家把控,中国在这方面面临外部封锁已久,所以俄罗斯这个表态意义非常突出。 虽然具体技术和最终转让方式还有待商榷,但俄方已经释放了合作意愿,这背后实际上也是希望加强与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绑定,同时在面对西方制裁压力时共同寻求突破口。 美国议员与中方高层的会见过程中,公开强调希望加强双方的军事热线沟通和危机管理,减少误判和升级的风险。 虽然单次会晤不可能彻底改变大国间的分歧,但释放了某种缓和的信号,显示美国一方面在观察中俄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试图保持与中国的沟通渠道不被切断。 特朗普反复呼吁美国不能在关键时刻再犹豫,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当前的合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旦两国在航空动力等关键高科技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将直接动摇美国在全球的产业链主导地位。 特朗普坦言,如果美国继续观望,既不主动加强自身投入、也没能联合盟友采取有力措施,恐怕局势很快就会失控。 他还建议美国与欧盟同步协作,对中国部分高端领域技术、能源出口施加更严格的限制。 特朗普所担心的,其实是美国的全球霸主位置会被逐渐蚕食,正如俄方向中国示好的背后,也是极强的地缘对冲意味。 这场围绕高端发动机合作的三角博弈,表明当前中美俄在技术、产业、外交三个层面都进入了新一轮较量。 PD-26项目是否能顺利落地尚未可知,但俄罗斯高层直接表态要推进与中国的联合,起码打开了突破西方技术卡脖子的想象空间。 美方则通过加快高层接触,一方面彰显其仍然重视与中国的战略对话,另一方面也试图探明中俄合作的深度和底线。 围绕高科技装备和核心产业链的大国竞争会更加复杂,谁能在技术自主、供应链安全等领域占得先机,谁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这次美国议员访华未必只是单纯的缓和信号,美方很清楚,无论是欧洲在俄乌问题上态度的反复,还是亚洲供应链体系的重组速度,一旦中俄之间形成更多利益纽带,美国在全球布局上很可能被动。 特朗普所说的“不能再犹豫”,实际上反映出美国内部对潜在被边缘化的强烈焦虑,也催促政策制定层加快应对步伐。 俄罗斯提供发动机的意愿,固然可以看作是突破封锁、技术互补的切口,也是在现有国际秩序中调整话语权的探索。 美国快速派出高层议员访华,不仅仅是敦促中方合作,更是竭力跟踪中俄可能达成的新共识,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策略。 从特朗普到美国国会,越来越多声音呼吁要主动,而不是等待,而中国一方面谨慎推进自有航空动力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则根据局势变化在外交、技术合作领域灵活应对。 高新技术、产业链、安全、外交策略全都环环相扣,未来谁将主导全球规则,仍然充满变数。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俄副总理:或向中国提供重型发动机》

0 阅读:148

猜你喜欢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