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中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要知道十年前那会,S400在国际上可是响当当的“硬通货”,俄罗斯自己压箱底的防空宝贝,能卖给中国,一方面是当时两国战略互信够铁,另一方面俄罗斯也确实需要靠谱的买家来回笼资金,毕竟搞军工研发烧钱得很。 那时候中国的防空体系里,虽然已有不少国产装备,但在远程防空、应对多目标打击这块,确实还需要更成熟的大家伙来补短板,S400刚好能填上这个窟窿——它当时宣传的拦截范围能到400公里,不管是战斗机、巡航导弹,还是低空飞行的目标,都能罩得住,放在当时,绝对是顶尖水准。 刚交付那两年,中国这边也确实用它搞过几次演练,每次亮相都能引来不少关注,那时候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外界,都觉得这S400得在中国的防空网里当好些年主力。 可谁能想到,这十年中国的军工速度跟开了挂似的,尤其是防空领域,自己的红旗系列一路升级,先是红旗-9B,射程、抗干扰能力都往上提了不少,后来又有了更灵活的红旗-22,不光能打常规目标,对付高速突防的武器也有一套。 更关键的是,这些国产装备从设计之初就跟中国自己的雷达系统、指挥数据链绑在一块,就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 你想啊,防空不是单一拿个导弹发射器就行,得靠雷达先发现目标,再把数据传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下令导弹拦截,这一整套流程要是用不同国家的装备,很容易出“卡壳”的问题——比如俄罗斯的雷达数据格式,跟中国指挥系统的接口不一定匹配,传个数据还得转几道手,耽误时间不说,还可能影响精度。 所以中国这边日常部署或者搞演练的时候,自然更愿意用国产的这套体系,毕竟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的东西,怎么调怎么顺,反应速度也快。S400不是说性能不行,而是它就像个“外来户”,要完全融入中国的防空网,得花不少功夫去调试、去兼容,而且现在国产装备已经能顶上来了,没必要再费劲把它推到一线当主力。 就好比家里买了个进口电器,虽然质量好,但跟家里的电路、接口总有点不搭,后来自己造了个适配性更好的,那进口的自然就用得少了,这么一来,S400露面的次数自然就少了,在外人看来,可不就像是“失声”了嘛。 普京当初卖S400的时候,估计心里想的是,这装备至少能帮中国撑个十几年,双方还能借着这个合作深化军工交流,没成想中国愣是用十年时间就把自己的防空体系给建得这么完善,连“外援”都快用不上了。 他这百感交集里,肯定有对中国发展速度的意外——毕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追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进口装备,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也有几分欣慰,毕竟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伙伴越强,双方合作的底气也越足;可能还有点小感慨,自己压箱底的宝贝,在别人那儿居然慢慢退到了“备用席”,这也从侧面说明,现在的中国军工,是真的硬气起来了。 而且这事儿也不是说S400落后了,而是中国的需求变了——十年前是“缺啥补啥”,现在是“按需匹配”,自己的装备更符合当下的防空需求,还能随时根据新威胁升级,这可比依赖进口装备灵活多了。 普京琢磨琢磨这十年的变化,心里头肯定五味杂陈,既有对过去合作的回忆,也有对未来格局的新判断——毕竟能让俄罗斯的顶尖装备“退居二线”的国家,全世界也没几个,中国这步“自主研发”的棋,确实走对了,而他当年那笔买卖,现在看更像是给中国的防空体系“帮了个过渡的忙”,最后还是得靠中国自己的实力顶起一片天。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
阿智通鉴
2025-09-24 11:48:4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