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中国百亿项目!转头找上英日,被中国评价为“垃圾级”信用。中国在自己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的时候,就全力帮助了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拥有了“生命经济线”。 东非印度洋沿岸的巴加莫约港,如今还立着几处生锈的钢铁骨架,海风一吹晃得人心慌,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坦桑尼亚寄予厚望的“经济特区”,是中国计划砸百亿复制深圳模式的地方,最后却因为一场信用豪赌,变成了国际合作史上的笑话。 讽刺的是,把到手的发展机遇弄丢的坦桑尼亚,早在上世纪就吃过中国倾囊相助的红利,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自身还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却咬牙帮坦桑尼亚建成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 这条被赞比亚总统称为生命经济线的交通大动脉,一度承担着赞比亚80%以上铜矿石的出口运输任务,69名中国建设者为此献出了生命,铁路沿线地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速远超其他区域,民众收入也显著更高,实打实的发展红利延续至今。 按理说,这份情谊本该成为合作基石,2013年双方敲定的巴加莫约港项目更是将期待值拉满:100亿美元投资涵盖深水港、工业园和自贸区,目标是复制深圳模式,打通东非贸易咽喉,可2015年马古富力上台后,画风突变,这位以强硬著称的总统拿主权说事,直言协议剥削性强,2019年单方面撕毁合同,把中方前期投入的数亿美元打了水漂。 而后更是转头扑了英日,当时英国许诺用30亿英镑的低成本接手,日本抛来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听起来比中国的100亿美元合作划算多了,坦桑尼亚甚至觉得是捡了大便宜,可现实很快给了一记耳光: 英国勘探后报价直接飙到 80 亿美元,附加的环保、劳工条件比中方还苛刻;日本的技术方案更是水土不服,测试用的水泥桩在海洋环境里没撑多久就直接损坏,后来疫情一来,英日资本更是脚底抹油跑得飞快,只留下更严重的烂尾——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坦桑尼亚原有港口达累斯萨拉姆港本就低效,每年让东非损失 20 多亿美元,巴加莫约港搁置后,全国物流成本直接占到 GDP 的 30%,失业率也跟着飙到 10% 以上,民生压力陡增。 英日资本的“跑路”,让坦桑尼亚心心念念的多元化合作彻底露了馅,成了国际投资界茶余饭后的笑谈,那些立在海边的生锈钢铁骨架,比任何文字评价都直白,可见所谓摆脱依赖,不过是从务实合作的正轨,跳进了空头承诺的大坑。 直到 2021 年马古富力去世,新总统哈桑才总算找回了务实态度,当年 6 月就公开喊话想重启与中国的谈判,折腾到 2025 年,终于凑齐中埃沙三国合作才让项目勉强复工,这波 先拒后求的回头找补,实在没什么体面可言。 而坦桑尼亚这波操作,也恰好印证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一贯立场:我们从不缺合作伙伴,缺的是讲信用的伙伴,上世纪援建坦赞铁路时,我们不图资源掠夺,只图共赢发展;如今推进一带一路,也是实打实修铁路、建港口,把发展机遇送到对方家门口。 坦桑尼亚当初的选择,与其说是警惕外资,不如说是被西方画大饼的话术忽悠,最终搞了场 信用自杀,要知道国际合作从来不是过家家,100 亿投资换不来的教训,英日的空头支票总该让人清醒了!
坑中国百亿项目!转头找上英日,被中国评价为“垃圾级”信用。中国在自己还没有大力发
世界聚焦点
2025-09-24 10:40: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