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不愧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底蕴太深厚了。 从头说起,商朝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笔画瘦硬,特别有古老的神秘感。到了商周的金文,铸在青铜器上,线条变粗,显得庄重气派,记录的都是国家大事。 秦朝统一天下,丞相李斯搞“书同文”,推出了小篆。小篆线条圆润,特别规整,是第一次全国统一字体,但写起来有点慢。所以到了秦汉,为了方便快捷,隶书就流行起来了。它最大的贡献是“破圆为方”,把汉字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方块字,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末魏晋是书法的黄金时代。楷书从隶书演变而来,横平竖直,规矩端正,成了我们一直用到现在的标准字体。而行书,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工整和潇洒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实用又好看。 每一个字体的背后,都是一场时代变革。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多喝了几杯,当众挥毫泼墨写了一幅字,笑道:“谁愿先睹为快?”话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