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2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卖掉了美国的别墅、后院山林和代步汽车,将全部家

玉尘飞啊 2025-09-23 21:38:56

1999年,82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卖掉了美国的别墅、后院山林和代步汽车,将全部家产换成现金装进行李箱,独身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兑现13岁时在山东聊城对童年玩伴许下的“我一定会回来找你们”的誓言,这个承诺她已经记了69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17年牧琳爱出生在河北北戴河,父母都是美国传教士,很快全家就搬去了聊城。她在聊城长大,中国就是她的故乡。那时候中国正乱,街上经常听到枪声,好多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 她爸爸是传教士,可心特别善,见不得别人受苦,经常拿吃的穿的帮助穷苦人,哪怕自己日子也紧巴巴的。牧琳爱也学爸爸,常从家里拿糖果分给中国小朋友。 但她妈妈管得严,怕孩子染病,不怎么让她跟中国孩子玩。幸好她认识了周仁杰,一个爱画画的男孩。 虽然语言不太通,但周仁杰用画画跟她交流,送她好多自己画的画,上面有花有草有山水,牧琳爱特别喜欢,都挂在自己房间里。这份友谊成了她童年里特别亮的一抹色彩。 1930年,牧琳爱13岁,因为战乱她爸爸决定带全家回美国。要离开自己长大的地方、要告别好朋友,她哭得不行,边哭边喊一定会回来。她没想到,这句孩子气的话,会拴着她一辈子。 回到美国,牧琳爱像其他美国女孩一样读书、工作、成家。她考上大学,学了护理,就因为觉得“中国人需要健康,需要更先进的护理知识”。 她后来成了护士,还当上了医院院长,跟丈夫埃德温生了四个孩子,日子过得挺好。但她从来没放下回中国的念头,一直订着关于中国的杂志,密切关注那边的发展。 她好几次跟丈夫说想回中国,丈夫都不理解,觉得美国生活安稳,何必去一个遥远又贫穷的地方? 为了家庭,牧琳爱一次次把梦想压在心里,但她没放弃,她在等。 1992年,75岁的牧琳爱和丈夫终于有机会一起去中国看看。她给聊城政府写了信,想找周仁杰,收到的回信却带来遗憾:周仁杰已经去世了,不过他的孩子们还在聊城。 见到周仁杰的女儿周保玲时,牧琳爱把珍藏了六十多年的照片—那张她父亲当年给周仁杰母子拍的照片交给了她。周保玲看着照片上父亲小时候的模样,又惊讶又感动。 这次重逢让牧琳爱心里那份对中国、对聊城的感情更浓了。两个月的中国之行,也让丈夫埃德温看到了一个和他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他开始理解妻子为什么总惦记这里。 1998年,丈夫埃德温去世了。孩子们也各自成家,美国的大房子里常常只剩牧琳爱一个人。82岁的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卖掉在美国的所有家产,一个人回中国聊城定居。 邻居们都不理解,那时波士顿一栋带山林的别墅能卖一百五十多万美元,够她在美国舒舒服服过完晚年。但对她来说,有比钱更重要的事——那个等了快七十年的承诺,该兑现了。 那年牧琳爱来到了山东聊城阳谷县刘庙村,村里给她准备了带家电的房子,还配了翻译,但她坚决不要特殊照顾,自己付清了所有费用。 她可不是说说而已,一到刘庙村,她就忙活起来。她先把自己院子弄成开满鲜花的小花园,邻居们都爱来串门,走时她还送大家花盆,没多久,整个村子几乎家家都养起了花。 她发现村里小学缺电脑,马上捐了三万美元,买了二十多台电脑,让乡村孩子第一次摸到了键盘。 学校后来改名叫“中美友谊小学”,请她当名誉校长。她干脆每周去给孩子们上英语课,八十多岁了还戴着老花镜教得认认真真。 她心里装着全村人,看到村里老人看不清,她自掏腰包给一百多位老人配了老花镜。发现十多位老人需要做白内障手术,她立刻出钱让他们重见光明。 她还通过国外朋友给当地医院拉来赞助,添置了不少先进医疗设备。村里修路、建果园、扩图书室,她都出钱出力。 牧琳爱对自己却特别小气,一件粉色毛衣穿了不知道多少年,日常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每年圣诞节,她都会扮成圣诞老人,拉着小毛驴给村里孩子们发礼物。孩子们可喜欢这个“洋奶奶”了。 她的善心和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她被评为“感动山东十大人物”,获得“中华慈善大使”称号,2009年,她还拿到了“中国绿卡”,成为山东省第一位以“特殊人才”身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 2013年,牧琳爱在聊城安详离世,享年96岁。按照她生前愿望,遗体捐给了中国的医学机构。她就这样,把最后能给的也留给了中国。 牧琳爱用一生告诉我们,承诺不是随便说说的话,而是能用一辈子去守的事;爱也不分国籍,只要真心付出,就能跨越千山万水,把人紧紧连在一起。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美国老人变卖家产回中国,只为一句承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