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冬养生这样做才对🍂宝子们👋,最近是不是发现,一场雨过后,风里都带着凉意了?老祖宗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可不只是天气变化,更是在提醒咱们:该跟着节气调养生啦!从中医角度看,这背后藏着不少健康学问呢~
秋雨为啥让人“寒”?
中医认为,秋季本就“燥气当令”,雨水一来,湿邪与寒邪结伴而行,像两只小“捣蛋鬼”钻进身体。寒主收引,会让血管收缩、气血变慢,就像水管遇冷变细,水流自然不畅;湿主黏滞,容易困住脾胃,让人没胃口、浑身发沉。所以雨后不仅体感冷,还总觉得身体“不得劲”,这都是寒湿在悄悄作祟😟。
秋雨过后,身体最怕啥?
1. 颈肩腰受凉:这些部位气血容易瘀堵,寒邪一来就像泼了盆冷水,第二天准保又酸又痛,老毛病都可能被“勾”出来。
2. 脾胃受寒:秋雨过后贪凉吃冰饮、凉菜,脾胃就像被冻住的机器,消化功能直线下降,腹胀、拉肚子可能就找上门。
3. 呼吸道“失守”:寒湿侵犯肺卫,鼻子、喉咙先遭殃,鼻塞、咳嗽、嗓子干痒成了家常便饭,尤其老人小孩更要注意。
中医教你应对“秋寒”的小妙招
1. “春捂秋冻”要灵活:秋雨过后别硬扛,穿衣服遵循“上薄下厚”——脚踝、膝盖、腰腹要保暖(可以套个护腰、穿长袜),上半身稍轻便,让气血不瘀堵。
2. 喝碗“驱寒汤”暖暖身: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加少许红糖,喝下去浑身发热,寒湿悄悄跑光光;要是觉得没胃口,煮碗山药小米粥,健脾又暖胃,给身体加层“防护罩”。
3. 按按穴位防感冒:每天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分钟)和手腕横纹上的列缺穴(1分钟),能增强肺气,把寒邪挡在门外,比戴口罩还贴心~
4. 早睡养“阳气”:秋季阳气收敛,晚上9-11点入睡,让身体像小动物一样“储能量”,第二天起来浑身有劲,不怕寒邪偷袭。
宝子们,秋雨是大自然的“降温通知”,跟着中医的法子调养生,才能舒舒服服过秋天呀~节气养生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