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山东一妈妈晚上关灯睡觉,不料,13岁儿子却突然闯入,一个劲地喊“妈…妈..”妈妈就是不回应,结果儿子就一直叫,妈妈吐槽,这是每晚睡觉必走的流程,必须要她应一声,儿子才会消停,网友: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 视频中,妈妈想逗逗儿子,果然,儿子准时出现,小声喊:“妈……妈…….”妈妈心里偷着乐,故意不吭声,想看看这回他能坚持多久。没成想儿子见没回应,往前挪了挪,声音又提高了点:“妈,你睡着了没啊?” 王女士还是没理,她能想象到儿子皱着眉的样子。又过了几十秒,儿子隔一会儿就喊一声“妈”,从一开始的小声试探,到后来有点急了,带着点委屈:“妈!”王女士总说:“这哪是睡前流程啊,这就是给我安排的‘睡前任务’,少一步都不行。” 其实不同年龄段孩子睡前要安全感的方式不一样:3-6岁爱抱玩偶,7-10岁要开小夜灯,11-14岁就爱找爸妈确认 --这是半独立阶段的正常表现。这些“全国统一”的小习惯,其实都是孩子成长的小印记。可能当时觉得麻烦,可等孩子上了大学、出了远门,再回忆起来,会觉得特别暖。就像王女士说的:“现在他每晚喊我,我还嫌烦,等以后他不在家了,说不定我还会想这个‘小闹钟’呢。” 评论区里早就炸开了锅,好多家长都在那儿晒自家同款娃。有人说自家姑娘都上初中了,睡前还得摸进房间捏捏自己的手才肯走,当时觉得磨人,现在看王女士这事儿,突然就鼻子发酸。还有位爸爸说,儿子小时候每天睡前都要缠着讲同一个奥特曼故事,讲得自己都能背下来,后来儿子上高中住宿舍,夜里突然打来电话,就说想再听一遍,他在电话那头讲着讲着就哽咽了。 我自己也想起小时候,每天睡前必须让妈妈帮我掖好被角,少掖一点都不行。那时候总觉得妈妈的手特别暖,现在自己当了妈,才明白那种被孩子依赖的感觉,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在门口探头探脑,嘴上嫌他耽误睡觉,心里早就软成一滩水了。孩子依赖我们的日子真没几年,现在觉得是“麻烦”的睡前流程,以后可能就是翻来覆去回忆的甜。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笑不活了!”山东一妈妈晚上关灯睡觉,不料,13岁儿子却突然闯入,一个劲地喊“妈…
蓝色的小云
2025-09-23 09:33:23
0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