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发现了,中东最坏的不是以色列,而是闷声不响的沙特阿拉伯。   提到中东乱局,

菲菲谈国际 2025-09-22 18:21:49

终于发现了,中东最坏的不是以色列,而是闷声不响的沙特阿拉伯。   提到中东乱局,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以色列——频繁的军事行动、与周边国家的持续对峙,似乎总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上,还有一个“闷声不响”的角色,它很少冲在冲突第一线,却总能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局势走向,甚至被不少人认为,其对中东稳定的“破坏力”不亚于以色列,它就是沙特阿拉伯。   打开中东地图你会发现,沙特的地理位置堪称“枢纽中的枢纽”。   北边挨着约旦、伊拉克,南边是也门,东边对着波斯湾,西边则是红海,而以色列、卡塔尔这两个常处于争议中心的国家,恰好被沙特“夹”在中间。   最关键的是,以色列如果要对也门、卡塔尔发动空中打击,无论是选择最短航线,还是避开其他国家的防空区域,沙特的领空几乎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   可这些年,沙特似乎从不喜欢“亲自下场”,却很擅长“借别人的手”达成目标。   最典型的就是也门内战,2015年也门胡塞武装推翻总统哈迪政权后,沙特迅速牵头组建“多国联军”介入战事,自己虽然是联军的“总指挥”,但在前线作战的更多是来自阿联酋、苏丹等国的士兵,沙特则负责提供武器装备、空中支援和资金支持。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八年,也门变成了“人间炼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粮食危机、人道主义灾难接踵而至。   表面上看,沙特是为了“恢复也门合法政权”,遏制胡塞武装背后的伊朗势力扩张,但实际上,通过这场战争,沙特不仅巩固了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地位,还把伊朗的影响力死死摁在了也门边境,避免其渗透到阿拉伯半岛腹地。   还有卡塔尔断交风波,2017年沙特联合阿联酋、巴林、埃及等国突然宣布与卡塔尔断交,理由是“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藏着沙特与卡塔尔的“权力之争”——卡塔尔凭借半岛电视台的影响力,在中东舆论场“独树一帜”,还经常与伊朗保持着微妙的合作关系,这让想主导阿拉伯世界话语权的沙特很不满。   于是,沙特没有直接对卡塔尔动武,而是通过“断交”“封锁”等手段,试图迫使卡塔尔“服软”,哪怕后来双方在2021年达成和解,卡塔尔也不得不收敛锋芒,在地区事务中更多考虑沙特的立场。   为什么沙特会选择这样“闷声发力”的方式?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作为中东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经济命脉完全依赖石油出口,而稳定的周边环境、在阿拉伯世界的主导地位,是保障石油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如果像以色列那样频繁“高调出手”,很容易把自己推到所有矛盾的焦点,不仅可能引来伊朗等对手的直接报复,还会影响国际社会对沙特的态度,进而冲击石油市场。   要知道,沙特每年的石油收入占GDP的近40%,一旦石油出口受阻,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会动摇。   另一方面,沙特虽然军事力量不弱,拥有大量从美国引进的先进武器,但军队的实战能力却备受质疑。   在也门战争中,沙特联军拿着美式装备,却多次被胡塞武装的“简陋武器”打得措手不及,甚至出现过战机被击落、装甲车被缴获的情况。   这也让沙特明白,“亲自下场”风险太高,不如通过“借势”“操盘”的方式,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目标。   比如依靠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获得安全保障,借助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兄弟情谊”组建联军,既不用自己承担主要伤亡,又能牢牢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给沙特贴上“坏”的标签。   在中东这个复杂的“大泥潭”里,每个国家的行动都离不开自身利益的考量,沙特的选择,本质上是为了在强国环伺的环境中保住自己的地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沙特这个“隐形操盘手”的存在,确实让中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