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不是叙利亚军队不能打,而是巴沙尔能力太差。叙利亚阿拉维起义军一天7次伏击战,杀得叙利亚新政府军和土耳其雇佣军损失惨重。 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起步,本是民众抗议,却演变为多方角逐的泥沼。巴沙尔·阿萨德继承父亲遗产,靠伊朗和俄罗斯撑腰,勉强维持统治。到2024年11月底,反对派联盟发起“威慑侵略”攻势,由哈亚特·塔赫里尔·沙姆主导,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从旁助力。短短10天,他们从伊德利卜推进到阿勒颇、哈马、霍姆斯,直捣大马士革。 政府军阵地多处崩溃,士兵选择投降或逃散,坦克和装甲车成了街头摆设。巴沙尔当时手握共和国卫队几个装甲师、机步师,以及第25特种兵师,这些单位装备T-72坦克、火箭炮和空军支援,本该是铁板一块。可他未下令出城死拼,而是12月8日带着妻子阿斯玛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飞往莫斯科。阿拉维派聚居的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省随之成焦点,这些地区人口以阿拉维人为主,他们长期视阿萨德家族为保护伞。新政权上台,部分阿拉维武装自发组织抵抗,总人数不过几百,靠步枪和火箭筒维持。 这些抵抗小组的出现,直接挑战了“叙利亚军队不能打”的刻板印象。12月26日一天内,他们在沿海地带发动7次伏击,目标锁定哈亚特·塔赫里尔·沙姆部队和土耳其雇佣兵。首起事件发生在拉塔基亚省公路,一辆叙利亚国民军运兵车遭火箭弹袭击,车上10多名雇佣兵全部丧生。接着,巴尼亚斯镇外,6名哈亚特·塔赫里尔·沙姆后勤兵在卸货时被狙击,全部击毙。马斯亚夫村落,5名巡逻士兵遇袭,5死4俘。 哈法村荒野,一队车辆触发地雷,车上人员烧成焦炭。塔尔图斯省村庄,7名搜查士兵分散行动,全数被打死。另两起零星伏击,一在哈法附近巡逻队,三辆皮卡车遭机枪扫射,多人倒地;一在巴尼亚斯小道,四名侦察兵中途遇阻,伤亡惨重。马斯亚夫镇外补给卡车也遭地雷连锁爆破,车内两人无一生还。这一天,新政府军和雇佣兵阵亡至少20人,车辆损毁多辆,补给线中断。相比攻克大马士革的单日伤亡,这数字更刺眼。一支几百人的阿拉维武装,竟逼得对手疲于奔命。 回溯巴沙尔统治期,叙利亚军队并非一无是处。内战中,他们在俄罗斯空袭和伊朗民兵援助下,收复阿勒颇和东古塔,证明了作战韧性。共和国卫队和第25特种兵师多次挫败叛军反扑,装备虽老旧,但士兵训练有素。问题出在巴沙尔本人,他依赖宗派平衡,阿拉维派占军中高层的70%,却忽略基层士气。 腐败横行,军官中饱私囊,士兵月薪不足100美元,常拖欠。面对2024年攻势,指挥链彻底断裂,无线电指令混乱,部队分散无援。巴沙尔未调动精锐迎敌,选择保命逃亡,这不仅是懦弱,更是战略破产。莫斯科收留他后,他住进政府住所,无力遥控抵抗。沿海伏击事件,正好印证军队潜力:没了高层掣肘,基层武装照样能打。巴沙尔的能力短板,从未像此刻这般赤裸。 新政权上台,本应带来稳定,却迅速点燃宗派火药桶。哈亚特·塔赫里尔·沙姆虽承诺包容,但阿拉维派视其为极端势力,前身为基地组织分支。12月下旬,网上流传视频显示阿拉维圣地遭袭,引发多城抗议,数千人上街。伏击行动随之升级,叙利亚人民抵抗组织公开威胁哈亚特·塔赫里尔·沙姆领导层。 土耳其雇佣兵卷入其中,加剧复杂性,他们本为边境安全而来,却成沿海冲突靶子。抵抗分子利用地形,从村落和山坡发起袭击,避开正面硬拼。这反映出叙利亚军队的游击传统,早在反恐战中就显露锋芒。巴沙尔若早点改革军制,或许局面不同。他的逃跑,不仅丢了江山,还让阿拉维派成众矢之的。能力差的领导,总在关键时掉链子。
卡塔尔的反击超乎美以认知,如果完美实现目标,那么中东格局将彻底改变,以色列将非常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