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新疆的清军绝对是装备精良,刘锦棠部近3万士兵,装备“后膛来复马枪、哈乞开斯、

幻夜星辰侠 2025-09-22 17:15:35

远征新疆的清军绝对是装备精良,刘锦棠部近3万士兵,装备“后膛来复马枪、哈乞开斯、马蒂尼、毛瑟M1871、雷明顿等七响、八响、十三响枪共20000余支。“这支清军部队人虽然少,但是对付阿古柏有绝对的装备优势。 主要信源:(红网——从上谕“六条”探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归因) 左宗棠带着清军去新疆那会儿,情况挺复杂的。 新疆当时被一个叫阿古柏的人占着,这人从中亚跑来,背后还有英国和沙俄撑腰。 英国那时候已经占了印度,一心想把新疆也从中国弄出去。 沙俄更直接,派兵占了伊犁,嘴上说是帮中国管,实际上根本不让我们的人进去。 左宗棠要收回新疆,难度不小。 距离远、人马粮草都是问题,但最要紧的是装备。 阿古柏那边有五万多人,加上投靠他的白彦虎部队,实力不弱。 而且英国和奥斯曼帝国还给了他一万多支火枪,步兵骑兵都用上了洋枪洋炮。 左宗棠清楚,光靠大刀长矛肯定打不赢。 所以左宗棠就开始到处找好武器。 他先看中法国的飞轮炮,轻巧灵活,但后来普法战争法国输了,左宗棠就转头研究德国的武器。 他发现德国的克虏伯后膛开花大炮厉害,打得远、威力大,还有后膛七响枪,能连发,火力猛。 于是左宗棠就把买武器的事交给胡雪岩去办,重点采购德国货。 除了向外采购,左宗棠还在兰州设立制造局,仿造德国的后膛枪炮,实现部分装备自给,这样既能节省开支,也能保障武器供应不断线。 左宗棠的西征军大概两万多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身强力壮的士兵,老弱病残都没让去。 这些人装备很不错,几乎人手一杆洋枪。 刘锦棠带的主力部队就有两门克虏伯大炮、四门小车炮、十几门其他类型炮,三百支后膛七响枪,还有上千支其他步枪。 张曜、金顺这些人的部队也配了德国大炮和连发枪。 整个队伍里,林明敦、马梯尼、来复马枪这类步枪加起来有两万多支,甚至还有加特林机枪,对付中亚骑兵特别有效。 清军还配备了进口的望远镜、指南针等侦察工具,部队指挥和战场情报能力大大提升。 1876年6月,清军打古牧地,城墙坚固,守军顽强。 左宗棠的部队拉出克虏伯大炮,一炮就轰塌了半面墙,再配合枪队进攻,很快拿下城池。 第二年打达坂城,清军的炮弹直接炸中了城里的火药库,整座城都爆了。 这些仗打完,大家都看清了,先进武器真是管用。 在追击残敌时,清军的骑兵也配备了新式卡宾枪,马上射击又快又准,白彦虎的部队根本抵挡不住。 左宗棠不光靠买武器,他还自己在兰州设厂,仿造德国大炮和枪械。 此外,他也从京城调拨军火,慈禧太后那边也得表示支持。 他甚至想过从沙俄买武器,但发现对方没安好心,只是想摸清清军底细,于是就作罢了。 粮草问题也是大麻烦。 左宗棠一边在哈密屯田,一边组织四条运粮路线,最远还从俄国买粮。 他还专门组建了运输队,用骆驼和大车把粮食弹药运到前线,沿途设仓库、派兵保护,保证补给线安全。 银子方面,朝廷拨款不够,左宗棠就靠胡雪岩找银行贷款、向华商借款,凑够了军饷。 1875年夏天,左宗棠在兰州定下“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先打北疆,拿下乌鲁木齐一带,站稳脚跟再向南推进。 刘锦棠虽然年轻,但被左宗棠看中,统率前线兵马。 他胆子大、脑子活,很快就在古牧地首战告捷,趁势收复乌鲁木齐、昌吉等地。 清军每打下一个地方,就赶紧修路架桥,方便后续部队和物资通过,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英国人眼看情势不对,还想通过李鸿章和阿古柏谈和,让新疆变成属国,但左宗棠坚决不同意。 他说新疆是中国的土地,阿古柏是贼,必须彻底消灭。 1877年4月,清军开始打南疆。 刘锦棠带兵围达坂城,趁夜悄悄渡过沼泽,包围城池。 清军用大炮轰城,一炮击中弹药库,爆炸声震天动地,守军瞬间崩溃。 这一仗打完,阿古柏的军心彻底散了。 托克逊和吐鲁番也很快被攻克。 阿古柏众叛亲离,最后在吐鲁番兵败自杀。 清军收复南疆,结束了他在新疆的统治。 清军还在当地招募了一些熟悉地形的维吾尔族向导,帮助他们快速穿越沙漠和山地,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这一仗赢得不容易,但左宗棠准备充分、装备精良、策略得当,最终成功了。 特别是那些德国大炮和连发枪,确实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没有这些,光靠人多也不一定能赢。 左宗棠还注重部队训练,经常组织实弹射击和战术演练,士兵们对新武器用得熟练,打仗时心里有底。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幻夜星辰侠

幻夜星辰侠

幻夜星辰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