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芯片在中国生产,不管技术从哪儿来,都得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英伟达听到这消息,几乎是立刻就表现出积极姿态。要知道之前美国的芯片管制,把英伟达坑得不轻。 翻看英伟达 2024 年的财报就能发现,中国市场占它数据中心芯片业务的近三分之一,高端芯片卖不进来的那段时间,这部分营收直接下滑了两位数。 现在有机会重新敲开中国市场的门,代价只是在美国建个厂,对英伟达来说,初期看着确实像笔划算的买卖。 可没等英伟达拿出具体的建厂方案,中国这边就亮出了反击的招数。中国工信部很快明确了新规则:今后所有在中国大陆境内生产的芯片,不管它的核心技术源自哪个国家、哪个企业,最终出厂时都必须贴上 “中国制造” 的标签。这可不是简单改个包装标识的小事,背后藏着中国对半导体产业链布局的深层考量。 不少人没看透,这个 “中国制造” 标签的要求,其实正好戳中了美国政策的软肋。美国让英伟达在美建厂,核心目的就是把芯片生产的关键环节留在本土,防止技术外流。 但中国这边把生产地和标签绑定,意味着英伟达想进中国市场就得二选一 —— 要么放弃美国给的出口许可,要么就得把部分生产环节搬到中国。毕竟只有在华生产的芯片,才能符合标签要求,要是从美国工厂运过来,根本达不到中国市场的准入规则。 英伟达这会儿估计有点骑虎难下了。真按美国要求在美建厂,造出来的芯片运到中国,不符合标签规定还是进不来;要是为了贴标签把生产线挪到中国,又不符合美国给政策的前提。美国之前开的那道 “绿灯”,愣是让中国这波反击,变成了让英伟达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熟悉中美芯片博弈的人都清楚,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在半导体领域主动应对。之前美国好几次升级管制,一会儿限制高端芯片出口,一会儿卡光刻机等设备的脖子,中国一边砸钱加大本土芯片产业投资,一边抓紧完善产业链配套。 这次的标签政策,本质上是把 “生产环节本土化” 和 “市场准入” 绑在了一起,明着告诉外资芯片企业:要么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要么就别想轻松赚中国市场的钱。 行业里其他几家芯片巨头,像 AMD、英特尔,也都在盯着这事。它们跟英伟达的处境差不多,既依赖中国市场的营收,又受美国管制政策的牵制。 中国这波标签政策一出来,这些企业肯定得重新盘算:是跟着英伟达去美国建厂,最后可能还是摸不到中国市场的门;还是干脆把部分生产环节搬到中国,既能满足标签要求,又能稳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中国本土的芯片产业链企业,比如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这些,反倒可能借着这事迎来机会。一旦外资芯片企业把生产环节搬到中国,就需要本土的封装测试、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这些配套服务。 这不仅能带动本土企业的订单增长,还能促进技术上的交流,让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成熟度再上一个台阶。 美国这次搞的 “本土建厂换市场”,原本想两头占便宜,既保住技术又赚利润。可中国的反击直接把 “生产地” 和 “市场准入” 挂钩,让美国的小算盘落了空。 说到底,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博弈,核心就是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中国不会因为美国松了点口子就妥协,反而会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强化本土产业链,让 “中国制造” 在半导体领域真正站稳脚跟。 毕竟中国市场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也不是美国随便定个规则就能左右的。英伟达要是拎不清,还想着既占美国的政策便宜,又赚中国的钱,最后大概率会两边不讨好。 而中国这波操作,也明明白白告诉所有外资企业:想在华发展,就得遵守中国的规则,就得融入中国的产业链 —— 没有例外。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康安说历史
2025-09-22 16:43:44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