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妥协了 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件的妥协而斗争,并渴望寻求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安全保障。 在我看来,这可不是投降,就像两个人谈判,手里得有筹码才能坐下说话。9 月 19 号那天,三架俄罗斯战机飞到爱沙尼亚附近,北约雷达锁定了 12 分钟,最后也没敢真动手。这事儿就说明,俄罗斯手里的军事底气还在,谈判桌上才有话语权。 有人拿这事儿说俄罗斯要垮了,那是没看见俄罗斯今年的国防预算 ——13.5 万亿卢布,比去年涨了 30%,这可不是快垮的样子。 俄国防部长最近还说,俄军每个月能在乌克兰拿下六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对方六十多的军工企业都被打残了。手里有这样的实力,谈判时才能挺直腰杆,这叫有条件的妥协,不叫求饶。 再说牺牲普京就能救俄罗斯的说法,简直不着边际。今年 6 月的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率还在 80% 以上,这在全世界领导人里都少见。为啥老百姓支持他?因为在俄罗斯人眼里,普京代表着国家尊严。 西方制裁这么多年,79% 的人都感受到了生活压力,但 69% 的人还是支持政府继续强硬下去,不想向西方低头。这说明俄罗斯老百姓把国家利益看得比眼前的日子难更重要。 历史上哪有靠牺牲领导人解决问题的?上世纪 60 年代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剑拔弩张,最后是双方各让一步才化解的,不是说把赫鲁晓夫换了就完事了。 现在俄罗斯的情况也是这样,普京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俄罗斯内部不乱才怪。这些年俄罗斯经济虽然不算景气,人均 GDP 才 1.1 万美元,比葡萄牙差远了,但老百姓心里有数,国家不能没了主心骨。 有些人觉得俄罗斯妥协就是认怂了,这是把妥协和投降混为一谈了。其实谈判桌上的妥协都是有讲究的,就像拉夫罗夫说的,美国政府其实心里清楚北约扩到俄罗斯家门口不合适,也承认得考虑克里米亚那些地方的公投结果。这说明什么?说明俄罗斯通过这几年的坚持,让西方不得不面对现实 了。 而俄罗斯有啥底气谈条件?看看军事实力就知道了。今年俄军已经接收了两万多辆作战车辆,还有大量无人机,新建的军事院校专业都在围绕无人机这些新装备展开。 每天炮弹消耗最多的时候能超过四万发,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根本撑不住。这种实力摆在那儿,西方再强硬也得掂量掂量。 有人说俄罗斯经济快扛不住了,可政府敢把 GDP 的 6.3% 都投到国防上,说明内部是能承受这种 压力的。莫斯科给合同兵的待遇,第一年就能拿到 520 万卢布,是普通人均收入的四倍多。 这既能保证军队战斗力,也能让老百姓看到政府在保障国家安全上的决心,所以支持率才能维持这么高。 咱们再看看美国那边的态度,拉夫罗夫特意提到华盛顿承认要考虑克里米亚的公投结果,这可不是随便说的。要知道之前西方一直不承认这些地方的现状,现在松口了,说明俄罗斯的坚持起到了作用。就像两个人打架,打到最后都累了,总得找个台阶下,但台阶怎么下,得看谁拳头硬。 那些说牺牲普京的人,根本不懂俄罗斯的国情。普京执政 25 年,早就和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绑在了一起。Levada 中心的民调显示,就算经济承诺没完全兑现,多数人还是认他这个领导人。 俄罗斯现在说的妥协,其实是一种政治智慧。就像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都后退一步,但谁也没丢了根本利益。 现在俄罗斯要的是保障安全,不让北约再往东扩,这是底线;西方想结束战争,就得承认俄罗斯的实际利益。这种各让一步的谈判,比死磕到底要明智得多。 看看俄罗斯老百姓的态度,79% 的人感受到了制裁的痛苦,但多数人还是支持政府的强硬政策。这说明在俄罗斯社会里,国家安全比眼前的经济困难更重要。 他们经历过苏联解体后的动荡,知道国家强大才有安稳日子过。所以普京的高支持率不是凭空来的,是老百姓觉得他能保护这个国家。 俄罗斯现在的妥协是带着实力的谈判,不是认输;而说牺牲普京就能解决问题,更是没看清俄罗斯的实际情况。一个国家的命运从来不是靠换个领导人就能改变的,得靠实力说话,靠内部团结。 俄罗斯现在手里有枪杆子,国内民心齐,谈判桌上自然有底气。这种有条件的妥协,恰恰是成熟的表现,不是软弱。真正能拯救俄罗斯的,是这种基于现实的智慧,而不是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
俄罗斯要妥协了 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愿
云景史实记
2025-09-22 14:09:34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