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她才是俄罗斯的“定海神针”。 她平时不露脸,也不在战场上喊话,但她做的一件件事,没人能忽略。她叫纳比乌琳娜,是俄罗斯央行行长,没开过枪,没穿过军装,但她把整个俄罗斯的经济盘,硬是稳住了。 2022 年春天,俄乌冲突刚爆发那会儿,俄罗斯街头真是人心惶惶。银行门口排起几十米长队,老百姓都急着把手里的卢布换成美元,有的人甚至带着被子彻夜排队。 电视里天天播着卢布汇率跌跌不休的新闻,从开战前 1 美元换 75 卢布,短短十几天就跌到 1 比 170,一天之内就能跌掉近 30%,就像拿着钱往水里扔一样。 西方媒体更是炸开了锅,说俄罗斯经济撑不过三个月,冻结的 3000 亿美元外汇储备让俄罗斯央行成了没子弹的枪。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站出来稳住局面的,不是战场上的将军,而是一位平时很少露面的女性 —— 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 她干的第一件事就让所有人吃了一惊。冲突爆发第四天,她就把银行利率一下子提到了 20%,这可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高的利率。当时好多人不理解,说这不是把企业往死路上逼吗? 可纳比乌琳娜心里有数,高利率就像给疯狂的市场泼冷水,老百姓发现把钱存银行能拿高利息,就不会急着去换美元了;企业也不敢随便把钱转移到国外,这样就把资本外流的口子堵住了。 果然,没过多久,银行门口的长队就慢慢散了。更厉害的是,她见局势稳住了,又一点点把利率降下来,到当年 9 月就降到了 7.5%,既没让经济冻僵,又控制住了恐慌。 光靠利率还不够,纳比乌琳娜紧接着又出了个狠招。她要求所有出口企业,收到外汇货款后三天内必须把 80% 换成卢布。 这招太关键了,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每天卖石油天然气能赚大笔美元欧元,以前这些钱都存在国外账户,现在逼着企业换成卢布,市场上一下子就有了大量卢布,汇率自然就稳住了。 就拿天然气来说,她还逼着欧洲国家必须用卢布买天然气,不然就断供。欧洲国家骂归骂,身体却很诚实,毕竟家里要取暖、工厂要开工,只能乖乖换卢布买单。 从 2022 年 4 月到 2024 年初,就靠这一招,俄罗斯光卖天然气就赚了 2.3 万亿卢布。到当年 4 月底,卢布汇率就回到了冲突前的水平,1 美元只能换 84 卢布了,那些等着看笑话的西方专家全都闭了嘴。 最让人佩服的是她早有准备。其实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就受过一次制裁,当时纳比乌琳娜就搞过一次压力测试。 所以这次她轻车熟路,除了调利率,还搞了个 "C 账户",把不友好国家在俄罗斯的资产全都冻起来,你冻结我的,我就冻结你的,谁也别想占便宜。 她还早早跟中国、印度这些国家商量好了,做生意别再用美元结算,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现在俄罗斯和中国 95% 的贸易都用本币结算,和印度更是达到了 90%。 这就相当于绕开了西方设的路障,自己修了条新通道,美元霸权再厉害,也管不着人家用自己的钱做生意了。 而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物价。2022 年那阵子,俄罗斯的通胀率确实吓人,达到了 14.3%,土豆价格翻倍,肉蛋奶涨了三成。这是因为西方断了供应链,好多进口商品买不到了。 纳比乌琳娜一边通过加息把通胀预期压下去,一边推动企业自己搞生产。她常说经济转型得慢慢来,但必须现在就开始。 到 2023 年,通胀就降到了 5%-7%,2024 年更是回到了 4% 的正常水平。超市里的货架又摆满了商品,虽然有些进口货换成了本地牌子,但老百姓日子没受太大影响。 现在回头看看,俄罗斯经济不但没垮,2023 到 2024 年的增长率还达到了 3.7%,比疫情前那几年高出一倍多。这可不是靠谁施舍来的,而是纳比乌琳娜带领俄罗斯央行打出来的翻身仗。 她不用枪不用炮,就靠一个个精准的金融政策,把西方的制裁变成了推动经济转型的动力。现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近 80% 都用本币结算,美元欧元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她还在金砖国家里推动建立新的金融平台,要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有更多话语权。 纳比乌琳娜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能不能稳住,关键还得靠自己有本事、有准备。她没穿过军装,没在战场上发过号令,但她用专业和勇气守住了俄罗斯的经济防线,让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没倒下。 这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 "定海神针" 这四个字。现在俄罗斯老百姓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平时不露脸的女行长,比谁都有力量。
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
云景史实记
2025-09-22 14:09:34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