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日本的军事野心是“再也不装了”。继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前不久的舰种分类中,新增代表巡洋舰和多用途中型航空母舰的两大简称,即CG和CVM后,日本“国防基础强化专家委员会”也应日本防卫省的要求,提出了建造核动力潜艇的指导意见。从寻求中型航空母舰到试图拥有核潜艇,对于日本这个二战战败国来说,这些无疑都是“玩出圈”的恶劣表现。 事实上,早在2年前,作为日本潜艇工业龙头企业的川崎重工就曾提出,最新型的“大鲸”级常规动力潜艇之后的下一代型号,应是标准排水量不低于4000吨级的更大体量的产品,且应加入潜射巡航导弹发射管,以提升水下火力投射能力。在此基础上,日本“国防基础强化专家委员会”此次则提出了一个新意见,那就是发展“原子力潜水舰”,即核动力潜艇。如若得以实现,将让日本向着“有核国家”更进一步。 当然,考虑到当下的日本虽然有着不错的民用核工业技术实力,但在军用核工业领域缺乏技术积累,再加上东京方面恐尚不敢以“一步到位”的方式,直接开发丰度达军用级别的核反应堆,故不排除“原子力潜水舰”上的核反应堆,并不会被用于潜艇的主动力,而是仅作为辅助动力。在AIP潜艇的数种动力形式中,除了如“斯特林发动机”和锂电池等,还有一种技术手段是以小型低功率核反应堆作为辅助动力使用。当身为AIP潜艇主动力的柴油机关闭或低速运转时,小型低功率核反应堆仍可为潜艇提供一定的动力,供潜艇维持长时间且安静的水下低速潜航能力,无需频繁上浮换气和充电。 目前看来,日本国内早已存在开发民用小型核反应堆的项目,距离拿出成品或并不遥远。若相关成果与该国本就颇为发达的大型常规潜艇相结合,那以小型低功率核反应堆为辅助动力的新型AIP潜艇,就绝不是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更会成为解放军不可忽视的一大潜在对手。同时还应看到,如果装备“小堆”的大型潜艇成真,那日本离拥有正儿八经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还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然,对于这一潜在威胁,我们也无需过分担忧和不安。毕竟,针对亚太方向的水下威胁,近年来解放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航空反潜、水面反潜和水下反潜等方面,都推出了大量新装备和新战法。诸如运-9反潜机、反潜型直-20舰载直升机、新一代反潜火箭助飞鱼雷、新型国产AIP潜艇和核潜艇等,就是解放军对此类目标的回应。如果日本人觉得能凭新型潜艇同我们掰掰手腕,那他们可就真想错了。
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
【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