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犹太财团被传已完全掌控美国,为什么不干脆夺舍美国当主场?说白了在美国,枪杆子

现象研析所 2025-09-22 03:21:55

既然犹太财团被传已完全掌控美国,为什么不干脆夺舍美国当主场?说白了在美国,枪杆子永远比钱袋子更有话语权,而犹太财团再厉害,也不过是昂撒精英的高级合伙人。 这种撕裂感在华尔街同样显著。虽然犹太人掌控着美国70%的财富,华尔街50%的精英带有犹太血统,美联储历任主席中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都是犹太裔,但这些经济掌控力在军事权力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数据显示,犹太人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约2%,但在现役39位上将中竟无一人具有犹太血统。这种结构性排斥绝非偶然——从总统选举到国防决策,美国历任领导人几乎都具有盎撒血统或与英国王室存在亲缘关系,这种“查户口式”的权力传承机制,确保了核心军事权力始终掌握在昂撒集团手中。 历史轨迹早已埋下伏笔。19世纪末,奥克斯家族收购《纽约时报》时,通过削减广告、强化新闻内容构建起舆论霸权,这种策略被犹太资本复制到《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最终形成“批评总统可以,批评犹太人不行”的潜规则。 但当TikTok在2023年哈以冲突期间传播加沙真实影像时,这种百年构建的舆论控制体系瞬间崩塌。犹太财团惊恐地发现,他们无法再像控制传统媒体那样操纵10亿用户的认知,这种失控直接导致2024年美国反犹事件数量激增。 经济领域的权力转移更具象征意义。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在2025年从美国市场撤出2000亿美元,转而投资中国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暗示着犹太资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判断。 更耐人寻味的是犹太财团与以色列的复杂关系。虽然美国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离不开犹太资本的作用,但这种支持本质上是利益交换。 当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导致500多名平民死亡时,国际社会的谴责波及美国犹太群体,特拉维夫大学教授约西·科恩警示的“1930年代德国式反犹征兆”正在显现。犹太社区被迫将17%的年度筹款用于安保支出,这种生存焦虑迫使犹太财团重新审视与昂撒集团的合作关系。 这种权力博弈的最新注脚出现在2025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当142个国家通过《纽约宣言》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时,美国与以色列的孤立立场暴露无遗。 就像谷歌不需要当总统就能影响10亿人的思想,高盛不需要制定法律就能让美联储为它服务,但当触及核心军事权力时,任何资本集团都必须向枪杆子低头。 这种权力格局的稳定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新兴传播渠道打破信息垄断,随着全球资本开始重新配置,随着美国社会对巴以冲突的道德审判日益尖锐,犹太财团与昂撒集团的“高级合伙人”关系正面临重新洗牌。 当我们在2025年回望这段历史时,或许会明白:所谓“犹太财团控制美国”的传说,不过是特定历史阶段权力共谋的表象,而枪杆子与民意组成的双重防线,才是任何资本集团都无法逾越的终极壁垒。这场权力游戏还在继续,你觉得下一个十年,美国的社会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0 阅读:0
现象研析所

现象研析所

研析现象,解读社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