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王心仪考了707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却在大二时果断暂放弃学业,搞得她父母吃惊不小,小女孩一席话,让父母不再反对转而支持她! 2021 年夏,辽宁舰驾驶室的仪表盘灯光闪烁,王心仪紧握着舵轮,手心微微出汗。“航向 180,速度 18 节,准备配合战机起降!” 耳机里传来指令,她目光紧锁前方的海平线,手指精准调整着操控杆。 当战机轰鸣着掠过甲板,成功着舰的那一刻,舱内响起掌声,教练拍着她的肩膀说:“小王,第一次独立操舵就这么稳,好样的!” 王心仪望着窗外湛蓝的大海,突然想起小时候在河北枣强县的田野里,追着风吹麦浪奔跑的自己 —— 谁能想到,那个曾因穿旧衣服被嘲笑的农村女孩,会成为守护国家海疆的航母操舵手。 2008 年,8 岁的王心仪蹲在医院走廊里,听着父母低声讨论外婆的癌症治疗费。父亲攥着皱巴巴的零钱,声音哽咽:“再去跟亲戚借借,总能凑够的。” 母亲抹着眼泪点头,却没发现女儿正把这一幕记在心里。 那段日子,家里的账本上满是 “欠某某 500 元” 的字迹,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晚上还要缝补衣服到深夜。 有次王心仪穿着表姐送的旧外套上学,被同学笑话 “像捡破烂的”,她哭着跑回家,母亲却笑着把外套洗干净,绣上一朵小花:“衣服旧没关系,心里亮堂才重要。” 这句话,成了她后来面对所有困难的底气。 2018 年,王心仪以 707 分的成绩成为河北理科状元,走进北大校园。 开学典礼上,她朗读《感谢贫穷》时,台下掌声雷动,但也有质疑声传来:“贫穷有什么好感谢的?” 她没辩解,只是在思政课上认真记录着退役士兵宋玺的分享。 当宋玺说起 “在亚丁湾护航时,看到中国商船挂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才懂什么是家国情怀”,王心仪突然意识到: 自己从贫穷中收获的坚韧,不该只用来改变个人命运,更该用来守护更多人的安稳。那天课后,她跑到图书馆,翻遍了关于军队的资料,休学参军的念头愈发坚定。 2020 年,王心仪第一次参军考核失利,仰卧起坐差 5 个没达标。她没气馁,反而在宿舍贴满了训练计划:每天晨跑 5 公里,睡前做 100 个仰卧起坐,周末去健身房练力量。 有次练到肌肉酸痛,她想起初中时母亲骑车送她上学,顶风冒雪却从不说累,便咬着牙继续坚持。三个月后,她不仅通过考核,还以总成绩第一被分配到辽宁舰。 在军营里,她发现有些战友文化基础薄弱,便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帮大家补习,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编成顺口溜;战友训练受伤,她默默帮忙整理装备、打饭,成了大家口中的 “贴心小王”。 2022 年,王心仪退伍重返北大。再次坐在教室里,她对《论语》中 “士不可不弘毅” 有了新的理解 。 以前觉得 “弘毅” 是考上好大学,现在才明白,是在航母上精准操舵的责任,是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的坚持。 她开始参与校园里的国防教育志愿活动,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军营经历;假期回到家乡,她会去母校枣强中学,给学生们讲 “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斗志”。 有个学生问她:“姐姐,我家里也穷,会不会永远走不出去?” 王心仪笑着拿出那件绣着小花的旧外套:“你看,衣服会旧,但只要心里有光,就能走得很远。” 如今,王心仪在北大中文系读大三,除了完成专业课,还在准备跨专业考研,方向是国防教育相关领域。她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国防教育工作者,把军营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家乡枣强县的老房子依旧简陋,但时常有学生和家长来拜访,她总会泡上热茶,聊起童年的田野、北大的课堂和辽宁舰的海风。 有人问她:“如果再选一次,还会休学参军吗?” 她坚定地点头:“会!因为那段经历让我明白,青春最美的模样,不是一路顺遂,而是敢带着从贫穷中收获的勇气,去闯一条更有意义的路。” 夕阳下,王心仪抱着书本走出图书馆,北大的林荫道上,她的身影挺拔而坚定。 远处的天空渐渐暗下来,她想起辽宁舰上的星空,璀璨而辽阔 —— 就像她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主要信源:(环球时报——这位北大女学生当兵“开航母”,退役后成为“北京青年榜样”)
这是真厉害!四川自贡,一名95后女孩高考发挥失常,考进了一个大专,本来毕业后就能
【41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