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追责!青海,一女子入住酒店时,见房间里有瓶矿泉水,她就随手拿起来喝了口,谁知

孙琪的书房 2025-09-21 20:13:55

必须追责!青海,一女子入住酒店时,见房间里有瓶矿泉水,她就随手拿起来喝了口,谁知下一秒有股灼烧感就从喉咙蔓延开来,女子赶紧将水放下,用手电照向瓶子时,才发现里面装的根本不是水,闻了下还有刺鼻气味,她怀疑自己喝的是清洁剂,去医院检查,显示消化道灼伤,随后她找到酒店要说法,可对方的答复却让她十分不满! 9月17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发帖人白女士。白女士今年31岁,在北京一家公司从事行政工作。 此次趁着年假,她和四位好友一同踏上了前往青海的旅游之路,本想着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放松身心,尽情领略高原风光,可没想到一场噩梦正悄然降临。 10日晚8时许,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白女士一行终于抵达大柴旦镇,顺利入住当地一家看起来颇具规模的酒店,选择了一个大套间。 进入客房后,她们在梳妆台上的饮用水放置区看到摆放着几瓶矿泉水。 白女士的朋友率先拿了一瓶喝起来,并无异样。 白女士洗漱完毕,感觉有些口渴,顺手拿起一瓶。当时房间灯光有些昏暗,瓶子里的液体乍一看跟矿泉水毫无差别,她便毫无防备地喝了一口。 可这一口刚咽下,白女士就察觉不对劲儿。 “那液体特别黏腻,感觉都挂在牙齿上了,紧接着喉咙就像被点燃了一样,一股强烈的灼烧感迅速从喉咙蔓延开来。” 白女士惊恐万分,她本能地没有完全吞咽,赶紧把液体吐了出来,随后冲进卫生间,疯狂地刷牙、漱口,试图减轻那股灼烧感。 冷静下来后,白女士和朋友决定仔细查看这瓶“问题液体”。 她们将装有不明化学液体的瓶子与正常的矿泉水进行对比。 在灯光的照射下,那瓶不明液体呈现出淡蓝色,轻轻摇晃后,产生了大量细密的泡沫。 白女士凑近瓶口闻了闻,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呛得她直往后退。“我怀疑自己喝到的是强碱或者强酸性的清洁剂,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白女士心有余悸地说道。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白女士一行立刻将情况反映给酒店前台,并强烈要求酒店对该不明化学液体进行送检。 酒店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急忙联系了负责人。 负责人很快赶来,带着白女士前往镇上的医院进行初步检查。然而,到了第二天,白女士的喉咙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连正常说话都变得困难。 于是,他们又赶忙将白女士带到格尔木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医院出具的“医院门诊病历”清晰地显示,白女士咽部黏膜充血,被明确诊断为消化道化学伤。这一诊断结果犹如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白女士美好的旅行憧憬。 回到酒店后,白女士果断选择报警。 很快,柴旦派出所民警以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那瓶不明液体进行了留样送检,展开调查工作。 本以为事情会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可后续的进展却让白女士感到无奈和寒心。 9月14日,白女士不得不提前结束旅程,回到北京。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整整一周时间,但她的喉咙仍有明显的不适感。 “因为这件事,我们精心规划的旅游行程全被打乱了,原本计划要去的翡翠湖、东台吉乃尔湖等景点都没去成。而且现在液体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每天都担心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白女士无奈地说,“今天我又去北京的医院进行了详细检查,医生建议我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看看有没有内脏损伤。” 14日下午,记者致电涉事酒店。酒店负责人证实了事情的发生,但他的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客人报警了,公安已经介入调查。我们也对液体进行了留样,准备相应的证据。但对于这个化学液体的来源,我们真的不清楚,酒店里根本没有这个东西。具体情况你们还是问客人吧,她可以直接走司法程序。”酒店负责人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推诿,仿佛这件事与酒店毫无干系。 与此同时,记者联系了大柴旦镇的市场监管部门。 工作人员表示已经记录下相关情况,并承诺会让负责办理该案件的执法人员回电。然而,截至发稿时,记者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柴旦派出所民警也以“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询问。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网友愤怒地谴责酒店:“酒店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做不到,让客人身处如此危险的境地,必须要给个说法!” 也有网友为白女士出谋划策:“一定要保留好所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有一些网友分享起自己的经历:“我之前住酒店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房间里的东西摆放混乱,真的让人后怕。” 目前,这起事件仍在调查之中,那瓶不明化学液体究竟从何而来?酒店在此次事件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白女士能否得到合理的赔偿和妥善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揭晓,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给白女士一个交代,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安心。 信源:抚州发布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孙琪的书房

孙琪的书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