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庞炳勋投敌叛国,砍下30多名八路军的头颅,67年后重见天日。2010年,河南省一处改造工程的施工地带,在挖掘作业时发现一口铡刀,后续就找到了沉眠在此67年的烈士遗骸,再度引出了庞炳勋投敌叛国的往事,其中故事属实让人感慨不已。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0年,河南林州市李庄村的拆迁工地上,推土机的轰鸣声突然停止。 工人们围在一处新挖的土坑前,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只见坑里露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铡刀,刀身上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 谁承想这一铲子下去,挖出的不仅是泥土,更是一段被刻意掩埋了67年的血色记忆。 随着考古人员的到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这里埋着36具无头遗骸,他们的身份是1943年被叛国将领庞炳勋下令杀害的八路军战士。 时间倒回1943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 曾经在临沂战役中死守阵地、被誉为“抗日勇将”的庞炳勋,此刻正被日军围困在太行山区。 63岁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血战板垣师团的铁汉,他的部队缺粮少弹,士兵们饿得连枪都拿不稳。 当投降日军的老部下孙殿英带着“高官厚禄”的承诺找上门时,庞炳勋动摇了。 那时候的他,急需一份投名状来换取日军的信任。 于是,他把屠刀挥向了共同抗日的八路军。 三十多名被俘战士被押到空地,铡刀起落间,成为了献给日军的“礼物”,无头尸身草草掩埋在这片荒地下。 日军欣然笑纳这份血淋淋的忠诚,任命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然而,庞炳勋的叛变不是偶然。 早在1939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时,他就奉命调转枪口对付八路军。 当日军1943年发动大扫荡,他的部队连吃败仗,蒋介石却三次拒绝他的辞职请求。 绝境中的庞炳勋显露出旧军阀本色,什么民族大义都比不上保存实力重要。 他投降后干的头件事,就是配合日军疯狂扫荡八路军根据地,在卫南、林南战役中与昔日同胞兵戎相见。 那些被他杀害的战士至死都没屈服,铡刀落下前还在高喊抗日口号。 2010年,出土的铡刀和遗骸,让这段尘封往事重见天日。 考古人员发现遗骸排列整齐,头骨断面平整,与史料记载的“铡刀斩首”吻合。 更令人唏嘘的是,其中几具遗骸的臂骨呈现捆绑姿态,,仿佛再说他们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被自己人按跪在铡刀下。 不过,庞炳勋的结局同样充满讽刺。 日本投降后,他急忙给蒋介石发电报“戴罪立功”,转身就阻止八路军受降。 蒋介石非但没追究他当汉奸的罪责,反而委任为先遣军司令。 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他才被扔到国防部挂个虚职,晚年穷困潦倒死在台北。 比起被解放军枪决的孙殿英,他多活了十几年。 但历史记得更清楚的是,1938年临沂城头拿起步枪与士兵并肩作战的庞炳勋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1943年举起屠刀的汉奸庞炳勋。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河南发现“八路井” 埋藏遭日军杀害战士尸骨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306评论】【2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