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导演赵林山的一句话震惊众人:我可能是下一个张纯如!   这句话一出来,

阿智通鉴 2025-09-21 14:47:01

《731》导演赵林山的一句话震惊众人:我可能是下一个张纯如!   这句话一出来,很多人心里一咯噔,表示张纯如是谁啊?这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说起张纯如,可能很多年轻人不太熟悉,但她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也特别沉重的事——她让全世界真正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那时候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少得可怜,有些国家的教科书里提都不提,日本那边还在忙着篡改历史,要么说“只是局部冲突”,要么干脆否认有过大规模暴行。   张纯如那时候才二十多岁,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却抱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决定要把这段被掩盖的历史挖出来,让全世界都看见。   她拿着相机跑遍了美国、中国、日本的档案馆,翻那些落满灰尘的旧报纸、日军士兵的私人日记,还有西方记者当年留下的一手报道。更难的是,她还找到不少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听他们亲口讲述1937年冬天的噩梦——亲人被砍头、妇女被侮辱、孩子被扔进火海,那些血淋淋的细节,光是听着都让人窒息。她把这些素材一点点整理出来,写成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这本书一出版就成了畅销书,西方人才第一次真正知道,原来二战期间还有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南京大屠杀也终于从“中国的记忆”变成了全人类需要反思的历史。   可这份“震动世界”的背后,是张纯如难以承受的代价。她每天对着那些残酷的史料,精神长期紧绷,有人给她寄恐吓信,说她是“破坏日美关系的麻烦制造者”,还有日本右翼分子暗中威胁她。长期的精神折磨让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2004年的时候,才36岁的她就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说,张纯如从来不是一个“普通的作者”,她是用自己的命在守护历史真相,是敢把黑暗拽到阳光下的人。   赵林山作为《731》的导演,不可能不知道这话的重量。731部队的罪行,比南京大屠杀更隐秘、更残忍——他们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建了“死亡工厂”,拿活人做细菌实验,不管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被当成“实验材料”。   冻僵的手臂直接敲碎看冻伤反应,注射鼠疫病菌观察发病过程,这些暴行藏了几十年,至今还有很多细节没被完全揭开。赵林山要拍这个题材,光找史料就难如登天,很多档案要么被日军销毁,要么被封存,得一点点从幸存者后代、历史学者手里拼凑;而且肯定会有人出来阻挠,比如日本那边可能会抹黑说“是编造的”,还有人会说“都过去这么久了,翻旧账没意义”,想让他知难而退。   他说自己可能是下一个张纯如,不是要博眼球,更不是要卖惨,而是想告诉所有人:守护历史真相从来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得有人接棒继续做。   张纯如当年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带向世界,现在他想把731部队的罪恶拍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远不止我们熟知的那些,还有更多黑暗需要被照亮。   这种事吃力不讨好,既赚不到流量,还得扛着各种压力,就像张纯如当年那样,可要是没人做,再过几十年,会不会真有人把这些事忘了?会不会真有人相信那些“历史修正主义”的鬼话?   现在网上偶尔会有人说“老提这些事干嘛,影响现在的关系”,可你看张纯如的书到现在还在重印,还在被不同国家的人阅读;《731》现在也已经上映,会让更多人记住那段历史。   这不是翻旧账,是守住底线——我们不能替那些被当做“实验品”的同胞原谅,更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赵林山说自己可能是下一个张纯如,其实是接下了一根接力棒,这根棒子从张纯如手里传过来,以后还得传给更多人。   毕竟只有记住历史,才能不让悲剧重演,这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事,也是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0 阅读:38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