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公开承认了 2025年9月20日,特朗普公开承认美国从俄乌冲突

仙瑶舞鹤影 2025-09-21 13:41:56

就在刚刚! 特朗普公开承认了 2025年9月20日,特朗普公开承认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利,称乌克兰采购美制武器的费用由北约支付,美国未直接出资,自己虽不希望从战争赚钱,却确实盈利。 2025年9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抛出一枚“震撼弹”,他亲口承认美国正从俄乌冲突中获利,并强调北约国家承担了所有对乌军援费用。 这番言论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国际舆论千层浪。当全球目光聚焦于战场局势时,一场围绕“战争红利”的暗战早已悄然展开。 特朗普宣称,美国未直接为乌克兰采购武器掏腰包,所有费用由北约成员国分摊。这种模式看似无私,实则暗藏玄机。 以德国为例,该国已承诺为“爱国者”防空系统支付32亿美元,而美国雷神公司仅凭零部件供应就赚取18%的利润。更耐人寻味的是,北约采购的武器中,60%产自美国本土,剩余40%也由美企掌握核心技术。 这种“北约买单、美国获利”的循环,让人联想到二战时期的“租借法案”。1941年美国通过该法案向盟国提供物资,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收割全球财富。 如今在俄乌战场上,美国用军火订单替代直接参战,既规避了人员伤亡风险,又实现了财富积累。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乌军售额达470亿美元,占全球军售总额的19%,创下冷战结束以来新高。 美国国防部将武器采购价提高30%,再由北约国家“消化”溢价。以M1A2坦克为例,美国本土采购价为950万美元,卖给北约国家时飙升至1250万美元,其中200万差额直接流入军工企业腰包。 波兰国防部官员私下抱怨:“我们花10亿美元买的坦克,实际成本只有6亿。” 军火生意只是明线,能源与粮食才是暗线。当欧洲为乌克兰输送主战坦克时,美国页岩油企业正以每桶78美元的价格向欧洲出口原油。 这比俄乌冲突前高出42%。德克萨斯州的油田老板们直言:“感谢普京和泽连斯基,我们的钻机24小时连轴转。” 粮食领域同样暗流涌动。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小麦价格上涨37%,而美国ADM、邦吉等粮商通过期货市场套利,仅2025年Q2就获利89亿美元。 更隐蔽的是,美国正通过“粮食换债务”策略控制非洲国家,用粮食援助换取刚果(金)的钴矿开采权,这种操作与19世纪欧洲殖民者用廉价的工业品换取殖民地资源如出一辙。 1960年代,美国通过越南战争推动军工复合体崛起,缔造了洛克希德公司“黑金时代”;1990年代海湾战争催生波音公司军机生产线大扩张。如今的俄乌冲突,美国正将这套模式升级为2.0版本。 不同之处在于操作手法更隐蔽。特朗普政府通过“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PURL)机制,将武器采购包装成“欧洲自主决策”。 但北约内部文件显示,所有采购清单需经华盛顿批准,且70%的装备必须从美国本土运输。这种“规则游戏”,与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用鸦片控制印度市场异曲同工。 美国的“战争红利”收割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的比例升至38%,俄罗斯则加速推进数字卢布;东盟国家讨论建立“区域货币清算体系”,试图绕开SWIFT系统。这些变化看似零散,实则构成对美元霸权的围剿。 更危险的是技术脱钩。当美国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时,中国军工企业却加速研发自主芯片。2025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示的“玄鸟”无人机搭载国产AI芯片,性能直逼美国“弹簧刀-600”。这种“封锁倒逼创新”的模式,正在改写全球科技竞争规则。 回看特朗普这番自曝,最值得警惕的是其暴露的美国战略逻辑转变,从“直接参战”转向“规则套利”。当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用沙盘推演战场态势时,白宫的政客们已在计算军火订单的利润率。 但历史反复证明,靠战争红利维持的霸权终将衰落。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时,美国黄金储备仅占全球20%。 如今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这种“印钞机+军火商”的模式还能持续多久?或许正如基辛格所言:“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这场冲突最深刻的启示在于:现代战争早已超越军事对抗,成为金融、科技、规则的立体博弈。当美国用北约机制转嫁成本,用期货市场收割财富,用技术封锁遏制对手时,中国等新兴大国正在开辟新赛道,从稀土控制到数字货币,从新能源革命到太空探索。 就像15世纪葡萄牙航海家绕过好望角,21世纪的大国竞争正在书写新的规则。毕竟,真正的历史转折,往往始于那些被忽视的细节。 信息来源: 特朗普自爆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利:北约为乌克兰购买美制装备 2025-09-20 21:17·红星新闻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仙瑶舞鹤影

仙瑶舞鹤影

仙瑶舞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