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切断中欧班列事件对中欧贸易影响有限,就是很恶心
1. 事件起因是9月10俄罗斯无人机越界事件,以及12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 军演”。本来这事就是吵吵,但波兰忽然全面关闭所有铁路口岸,连货运通道都不留缓冲。这明显是想闹大,不是真关注安全。
2. 中国外长9月15日紧急访问波兰,多轮磋商后双方发表共同文件,波方承诺“保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事件似乎要解决了,但后面波兰内政部长9月18日重申,边境口岸将“无限期维持关闭”,直至“波兰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也就是实际通行尚未恢复,中欧班列仍处于中断状态。
3. 经济意义上,这事显然是“损人损己”,波兰人也没啥好处。马拉舍维奇口岸一年为波兰贡献超1.5万列换装作业、港口与仓储收入数亿欧元。滞留集装箱里很多是欧盟圣诞促销品,有时间限制的,再拖阵子,欧洲超市会先坐不住,会向波兰施压。所以这事并不是可以慢慢拖的。
4. 波兰人最多就是拖点时间,技术性地说,给的外交承诺也不是立刻解决,而是月底前解决。如果真能月底解决,那影响是可控的,就是等于货在白俄罗斯那多存了半个月,最终还是交付的。企业会有些损失,但不会太大。即使按极端假设,2024年中欧班列货值约 294 亿美元,走波兰的全部中断彻底消失,也就是算90%没了,也仅占中欧货物贸易总额3%左右,只有一个月25亿美元量级。而且显然物流企业会想别的办法,改走海运和空运,不会完全消失。国际贸易的韧性很强,特朗普那么大的折腾,国际贸易都有办法应对,波兰闹事不算太大,远不如红海胡塞武装垄击船的事大。
5. 哪怕中断超过1个月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这样,可以认为波兰发疯了。现在可以判断,波兰人没疯,算是出招。有四个意图,最大的是向美国和北约“表忠心”,换取军事与安全红利,北约会有磋商,说波兰安全上出问题了,可能增派部队、追加军援。波兰正找欧盟要一笔400 亿美元的“东部防务专项”补贴,制造紧张增加让欧洲掏钱的筹码。第二个原因,就是波兰内部选举政治,要靠“反俄强硬”凝聚选票。10月要地方选举,执政党支持率下滑,搞些“保卫波兰、对抗俄白威胁”的动作,封关展示强硬,把媒体焦点从通胀之类的争议上移开。
6. 第三个理由,是看看中国能不能影响俄罗斯,在白俄罗斯-波兰方向,不要搞太大动作,减少波兰压力。目前看这事还没有提上来,因为中国并不想插手俄罗斯与欧洲的争端。但多少是个测试,中俄会谈时,也许会有这方面的考虑。第四个理由是,对中方施压要经济好处。2024年杜达总统访华之后,波兰觉得中方开放市场进度低于预期。这事算是有收获,中方给了些好处,如稀土合作。但这也说明不能玩崩了,不能收了好处不办事。只是出于前两个理由,办事没那么快,拖到不能再拖才解决。
7. 这事性质上非常恶劣,但实际影响没那么大,到月底差不多就解决了,动机是清楚的。但是,这事说明波兰人做事有时非常恶心,喜欢折腾。这也并不意外,历史上波兰就是这样的,闹出了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