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

栗頿聊 2025-09-19 16:36:34

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就已经发出:大陆的耐心已经耗尽,未来,只跟“行动派”打交道!   以前马英九在任时,确实签过ECFA,给台湾省省了96亿美元关税,这份实打实的好处没人否认。   可后来呢?他卸任后带着学生来大陆,更像走流程拍拍照,嘴里说着“不独不统”,看似稳妥,实则在原地打转。   现在台海局势越来越明朗,这种模糊的表态,早就满足不了两岸往前走的需求了,大陆的耐心,就是在这种停滞里慢慢被磨没的。   再看洪秀柱,她能坐上第一排,真不是靠“前国民党主席”这个头衔撑着。   这些年她干的事,桩桩件件都是实打实的行动:2016年顶着党内那么大压力也要来大陆交流,卸任后还扎到基层搞民间组织。   今年春天在深圳大学,她没说那些绕来绕去的政治话,就聊台北那些用大陆城市命名的街道,念余光中的诗,用大家都熟悉的文化记忆拉近距离,这种能走进人心的沟通,才是大陆现在认可的“做事”。   其实大陆对台的心思早就转了方向。你看厦门湖里区都发了3500多张台湾居民居住证,2023年台商投资也涨了快四成,还常搞两岸青少年篮球赛、音乐节,这些资源明显都往愿意用行动靠拢的人身上倾斜。   说白了,统一不是等出来的,得靠实实在在的事干出来,光喊口号、摆架子可不管用了。   国民党内部那些只把“九二共识”挂在嘴边、不肯真行动的人,估计得好好想想了:以后光靠老资格、空表态,还能在两岸互动里有位置吗?   民进党那边跳出来说洪秀柱“丢脸”,陆委会也质疑她的资格,可越吵越把“谁在为两岸办实事”这个问题摆到了台面上,逼着所有人亮明态度。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给那些想在中间地带观望的人提了个醒:现在的台海局势,没那么多犹豫的空间了,不作为本身就是件风险不小的事。   以前可能靠名望、靠过去的功劳还能占个位置,现在不行了,大陆要的是能持续做事、能真正拉近两岸心的“行动派”。   天安门城楼上的这个座位,与其说是给洪秀柱的认可,不如说是大陆对未来两岸合作划出的新底线——想合作,先拿行动说话。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