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获重大突破,发布新人工智能晶片技术号称全球最强! 当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9月18日的全联接大会上宣布:“我们要用中国能造的芯片,撑起中国自己的AI算力生态。” AI芯片,不再只是“跑得快”的竞赛。 华为这次带来的,是一种系统级的范式替代,是用“集群架构”去对抗“单卡极限”的压缩瓶颈。 我们过去总是被“先进制程”牵着鼻子走,7nm、5nm、3nm,一代代追赶,但华为这次用“系统架构”反客为主。 灵衢协议横空出世,让万张AI卡像一颗芯片那样协同,这种理念,连英伟达都得重新思考。 有人说,光有技术不算赢,还得看市场。 那请看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的参数。 一个能塞下8192张卡,另一个直接上15488张卡,总算力分别是8和30 EFLOPS,甚至能堆到2 ZFLOPS,这是什么概念? 全球AI服务器总算力的一半以上,可能就在这么一个集群里。 这不是追上英伟达,这是在规模上碾压它。 英伟达的NVL144还没正式铺货,华为的950 SuperPoD就已经宣称:带宽是你62倍,内存容量15倍,卡规模56.8倍。 这不是一次性领先,而是节奏上的全面超车。 更重要的是,这种超车发生在一个完全属于中国自己的生态体系中。 也许你还记得,几年前GPU禁运闹得沸沸扬扬,那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没了英伟达,中国AI完了。” 但现在,openPangu全面开源,CANN编译器年底就开放,Mind系列工具链同步放出,华为不是要重建一个英伟达,而是要建一个替代英伟达的世界。 这背后,是对整个AI产业的重新定义。不是谁的卡算得快,而是谁能把“万卡”变“一机”。 过去你需要10个工程团队、20种工具链才能跑一个模型,现在用华为的方案,一套协议、一种语言、一个接口,就能让AI模型从训练到推理完整跑起来。 再看生态层面,灵衢协议全面开放,不是“拉帮结派”而是“邀你共建”。 华为清楚,仅靠自己是撑不起整个AI世界的,它需要上下游一起动手:长电科技提供Chiplet封装,长江存储提供国产HBM替代方案,统统纳入昇腾生态。 当然,这一切也不是毫无代价。 目前华为AI芯片年产量还停留在20万片,而英伟达已经百万级。 产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但华为压根没打算靠“单卡出货量”赢市场,它要的是集群部署、系统落地、场景闭环。 所以我们看到,华为的市场策略更像“点面结合”:国内要拿下35%到40%的AI芯片市场份额,国际上则重点押注中东和东南亚。 这些区域的AI建设刚刚起步,不需要“最强卡”,更需要“最完整系统”。 华为给的不是一张卡,而是一整套“AI国家基础设施”。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华为要推出TaiShan 950 SuperPoD,这不是AI芯片,是通用计算平台,是要干掉IBM大型机、替代Oracle Exadata的存在。 这套系统除了跑AI,还能跑金融、高能物理、气象模拟,甚至国家级数据库。 换句话说,中国终于有了能扛全场的“数字底座”。 而这整场突破的背后,是一次对“可持续AI”的深层思考。 徐直军说得很直白:“我们不能永远等着别人放行。” 中国的AI想活下去,就必须有自己的算力底盘。 你可以说,这些还只是计划,还没落地。 但别忘了,华为在三年前被围堵得水泄不通的时候,也没人相信它能撑下去。 可今天,它不仅撑住了,还打穿了。昇腾不是临时应急,是要长期立足。 至于英伟达会怎么应对?也许会压价,也许会封锁,也许会升级。 可不管它怎么做,华为已经不再是那个“看别人脸色”的后来者。 它现在有了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队伍。更重要的是,它有了自己的方向感。 所以,不要再问“华为这次能不能成”,现在应该问的是:整个世界准备好迎接“华为标准”的时代了吗?
华为获重大突破,发布新人工智能晶片技术号称全球最强! 当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地缘历史
2025-09-19 11:44:28
0
阅读:240
狂笑
华为是第一个应用AI芯片的,欢迎重回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