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签了个 “科技同盟”?310 亿英镑砸下去,英国真能当欧洲 AI 老大?还是给美国当 “数字殖民地”? 9 月 18 日,特朗普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契克斯庄园签了《科技繁荣协议》,说美国科技巨头要砸 310 亿英镑(约合 420 亿美元)帮英国搞 AI 和量子计算,还号称能创造 5000 多个就业岗位。 这事儿乍一听挺美,可细琢磨全是坑。就像当年日本信了美国 “半导体联盟” 的鬼话,最后自己产业被吃干抹净,这次英国会不会重蹈覆辙? 先看美国的算盘:微软砸 220 亿英镑建英国最大 AI 超级计算机,英伟达要部署 12 万块最先进 GPU 芯片。这些钱看着多,可全砸在基础设施上,相当于美国把英国变成自己的 “算力殖民地”。 举个例子,微软在英国建的超级计算机,处理的可能全是美国公司的数据,英国除了电费账单和几个运维岗位,啥核心技术也捞不着。 协议里有条款要求英国数据必须存储在美国云服务器上,这相当于把英国的数字主权拱手让人。英国老百姓的医疗数据、金融信息,全得经过美国服务器 “过滤”,这不是给美国情报机构送大礼吗? 再看英国的困境:脱欧后英国科技界元气大伤。以前英国能蹭欧盟 “地平线欧洲” 项目的 950 亿欧元科研资金,牛津、剑桥每年能拿几亿欧元。 可脱欧后,2023 年英国从这个项目只拿到 2218 万欧元,连零头都不够。现在美国说给 310 亿英镑,可这点钱还不够微软一年的研发预算。 而且美国投资是有条件的,英国得修改数据隐私法,允许美国公司自由调取用户数据。这就好比英国刚从欧盟的 “数据笼子” 里跳出来,又钻进美国的 “监控网”。 更讽刺的是,英国政府前脚跟美国签协议,后脚就得求欧盟让自己重新加入 “地平线欧洲” 项目,两边都不敢得罪,活脱脱一个 “科技夹心饼干”。 本来欧盟想把德国、法国打造成欧洲 AI 中心,结果美国直接在英国搞 “算力飞地”。欧盟 2025 年刚出台《数字市场法案》,要限制美国科技巨头垄断,可英国为了美国投资,直接绕过欧盟监管。这就像欧盟在前面修路,英国在后面拆桥。 美国要求英国在量子计算领域配合对华技术封锁,可英国自己 70% 的量子研究设备依赖中国进口。上个月英国量子计算公司 PsiQuantum 刚从中国买了 10 台稀释制冷机,现在美国让他们退货,这不是要断英国科技的活路吗? 中国这边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2024 年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领先美国,合肥本源量子公司的量子计算机每年全球只产 20 台,美国想买都买不着。 现在美英搞 “科技同盟”,中国直接在稀土出口上动手脚。9 月 19 日,中国宣布对镨钕等稀土实施出口配额制,而这些稀土是制造 GPU 芯片散热材料的关键。英伟达在英国部署的 12 万块 GPU,散热系统有 60% 依赖中国稀土,这一下就卡住了美国的脖子。 中国要求所有出口稀土必须填写最终用户信息,英国公司要是敢把稀土转卖给美国,直接拉黑断供。这招比当年限制日本稀土还狠,美国就算想从盟友那里 “借” 稀土都没门儿。 最搞笑的是 G7 内部的小九九,美国为了自己的算力需求,不惜牺牲英国产业主权;英国为了眼前的 310 亿英镑,甘愿当美国的 “数字附庸”;欧盟看着英国 “背叛”,又不敢跟美国撕破脸,毕竟欧洲 98% 的稀土精炼还得靠中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倒是跟着美国组了 “关键矿产联盟”,可他们挖出来的稀土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离开中国技术就是一堆废石头。这就像一群饿狼抢肉吃,结果发现肉被锁在保险柜里,钥匙还在中国手里。 说到底,美英这个 “科技同盟” 就是个纸老虎。美国用一堆基础设施投资换英国的数据主权,英国用短期就业岗位换长期产业空心化。 特朗普在签协议时还说 “这是美英友谊的新里程碑”,可英国媒体算了笔账:310 亿英镑投资要分 10 年到位,每年实际到账才 31 亿,还不够英国政府一年的科技预算。 而美国科技巨头每年从英国市场赚走的钱超过 200 亿英镑,这哪是投资,分明是 “用小钱换大钱” 的套路。 英国老百姓也不傻,协议签完第二天,伦敦就爆发了抗议游行,有人举着牌子写着 “不要美国的算力,要英国的主权”。 美英这个 “科技同盟” 就像一场闹剧,表面上锣鼓喧天,实际上各怀鬼胎。特朗普想用 310 亿英镑买英国的数字主权,斯塔默想用短期政绩换选票,可最后买单的都是英国普通老百姓。 等美国科技巨头把英国的算力资源吸干,拍拍屁股走人时,留给英国的可能只有一堆耗电的服务器和永远还不清的债务。这让我想起特朗普那句口头禅 “美国优先”,现在应该改成 “美国吸血,盟友买单” 才对。
美英签了个“科技同盟”?310亿英镑砸下去,英国真能当欧洲AI老大?还是
非常盘点中
2025-09-19 10:25:04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