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王家烈被蒋介石逼迫,交出兵权后考察散心,蒋介石也够意思,给了3万大洋路费,不想,王家烈前脚上飞机,后脚,特务就把他的贵州老窝给“端了”! 1893年,王家烈出生在贵州桐梓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庭。爹早没了,娘一个人拉扯六个娃,日子过得紧巴巴。小时候,王家烈靠背盐巴糊口,18岁结婚时穷到连新郎衣服都得借,脸面丢尽了。可这家伙不甘心认命,1914年投了军,进了贵州陆军讲武堂。凭着一股狠劲和脑子,他慢慢混出了名堂。 1920年,他搭上了周西成这条线。周西成是贵州军界大佬,看中了王家烈的能耐,把他当心腹培养。1926年,王家烈升到黔军第二师师长,算是站稳了脚跟。1929年,周西成一死,贵州乱成一锅粥。王家烈跟毛光翔联手稳住局面,可他野心不小,1932年直接用武力逼毛光翔交权,自己当上了贵州省政府主席。从此,他成了人人喊的“贵州王”,在贵州地面上说一不二,手握军政大权。那几年,他靠着地头蛇的优势,把贵州经营得像铁桶似的,外人插不进手。 可这“王”当得并不安稳。贵州穷,资源少,黔军装备差、纪律散,王家烈想扩军打仗,钱从哪来?只能靠敲诈地方、收税过日子。加上军阀混战,中央政府压根不待见这些地方势力,他这“贵州王”当得其实是外强中干,底气不足。 到了1935年,王家烈的日子不好过了。那年红军长征路过贵州,蒋介石瞅准机会,要收拾这些地方军阀。他先停了黔军的军饷,断了王家烈的经济命脉。没钱,兵就养不下去,王家烈手下人心浮动。蒋介石还不罢休,又收买了王家烈的部下,煽动他们闹事。内忧外患之下,王家烈扛不住了,只好向蒋介石低头,主动提出辞职。 蒋介石呢,表面上挺大度,拍板给了王家烈3万大洋当路费,说是让他出去考察散心,还派了张学良陪着,显得够“仗义”。可这不过是场戏。1935年,王家烈收拾行李,带着一肚子憋屈上了飞机。可他前脚刚离开贵州,后脚蒋介石的特务就杀到他家,把他辛苦攒下的家底抄了个底朝天。老婆万淑芬在家看着这一切,啥办法也没有。这一下,王家烈彻底成了光杆司令,不光兵权没了,连老窝都被人掏空了。 到了南京,蒋介石给了他个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的头衔,听着挺唬人,其实就是个闲职,没实权。王家烈心里明白,自己这辈子在贵州的风光算是彻底玩完了。从“贵州王”到蒋介石手里的棋子,再到被一脚踢开,这转折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蒋介石这一手,既削了地方势力,又给自己立了个“仁义”的牌坊,算盘打得贼精。 丢了兵权,王家烈在南京的日子过得窝囊。没了实权,他只能干看着别人指点江山,心里那滋味可想而知。抗战爆发后,他也没啥大作为,就这么混着。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王家烈回了贵州。这时候他已经56岁,风光不再,但他没选择跟国民党跑台湾,而是留下来支持新政府。 新中国刚成立,西南地区一堆烂摊子等着收拾。王家烈倒是挺上心,参与了不少地方改革。他把自己在贵州的“虎峰别墅”卖了,钱捐出去支持建设,自己过起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这点上,他还算有点担当,没像有些军阀那样死抱着过去不放。晚年他身体不好,1966年8月11日在贵阳去世,73岁。一代“贵州王”,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走了。 王家烈这辈子,真是个大写的“戏剧性”。从背盐巴的穷小子,到贵州呼风唤雨的“王”,再到被蒋介石耍得团团转,最后老老实实当个普通人,他算是把人生的酸甜苦辣尝了个遍。1935年那场变故,是他命运的分水岭。蒋介石给了3万大洋,表面上“够意思”,实则是打发叫花子,前脚送人上路,后脚抄家,够狠也够绝。 他这人,说不上啥大英雄,也不是啥大坏蛋。早年靠狠劲爬上来,后来当“贵州王”时也没干出啥惊天动地的事,顶多算个地方土皇帝。被蒋介石收拾后,他没硬抗到底,选择了屈服,多少有点软骨头。可晚年支持新中国建设,又让人觉得他还不算彻底没底线。
李敖评价张学良时,坦言“张学良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张
【7评论】【18点赞】
泥泞中的老虎
王家烈还能活着??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