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很明确,不管岛上有多少人嚷着“台独”,也不管市县乡里多少人支持统一,底线就在那儿摆着。想来大陆的,欢迎;想去国外的,不拦着;哪儿都不去的,也行。 可要是大陆统一台湾那天,解放军开进去了,还有人跳出来反对,甚至动家伙,那就别怪大陆硬起来了。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两岸交流逐步展开。此前两岸长期隔绝,民众无法往来,开放后大批台湾居民通过红十字会登记,乘机或船渡海探亲,人数迅速增加。1988年大陆设立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协调两岸事务,推动经贸合作。福建等地建立对台贸易区,货物进出便利,台湾企业投资大陆工厂,贸易额从最初的数十亿美元逐步攀升。到1990年代初,两岸民间往来频繁,旅游学习机会增多,手续简化。 1991年台湾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结束敌对状态的法律框架,同时修改教科书突出台湾历史元素。这一系列变化标志两岸从对峙转向交流,但政治分歧仍存。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政策基石,强调统一是终点,可通过谈判实现。 李登辉接任台湾领导人后,推动本土化措施。1996年台湾举行首次总统直选,他获得多数选票,继续执政。期间两岸经济联系加深,贸易额持续增长,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升高。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将两岸定位为特殊国与国关系,否定一个中国原则。这一言论直接挑战两岸共识,岛内媒体广泛报道,引发各方反应。大陆海协会立即发布声明谴责,指出此论破坏统一基础。军方加强海峡巡航,战机和舰艇频繁出动,导弹演习在指定海域展开,展示维护主权的决心。这些行动旨在警示分离势力,避免越界行为。两岸关系随之紧张,但经贸活动未完全中断,台湾投资大陆项目仍多。 两国论事件后,两岸政治氛围凝重,对话渠道暂时关闭。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陈水扁当选,继续推动本土势力。大陆强调统一目标不变,推出多项便利措施,台湾民众来大陆办事更便捷,经贸合作项目增多。军事巡航成为常态,提醒分离举动将面临后果。2000年代两岸贸易额年年上升,2011年达1600亿美元,2021年翻番至3283亿美元。福建平潭等贸易区货物流通顺畅,台商获利丰厚。尽管政治分歧加剧,大陆政策坚持和平统一,鼓励交流,但底线清晰:分离挑衅必遭回击。2022年环台军事演练等行动,进一步强化这一立场。 近年来两岸经贸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贸易额达2929亿美元,大陆从台湾进口2177亿美元,向台湾出口751亿美元。2025年前半年贸易额1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大陆推出多项政策便利台湾同胞,如免收首来族签注费,扩大人员往来。两岸经济融合深化,台湾企业扎根大陆市场,供应链紧密相连。但政治层面紧张加剧,解放军环台演习常态化,2023年4月和8月演练强调战备警巡,2024年10月行动规模更大,涉及海空兵力。 2025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推动融合发展。这些举措反映大陆对台政策稳定:以经济交流促统一,同时军事威慑防分裂。
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最近还在盯着国民党的动态,天天猜下一届主席会是谁。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