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李在明打破惯例,将派外长访华求见王毅,想和中方谈一件大事?   这几天,

芸霄记史 2025-09-18 18:40:33

[微风]李在明打破惯例,将派外长访华求见王毅,想和中方谈一件大事?   这几天,韩国外长赵显龙突然现身北京,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表面上看是一趟例行访问,但仔细一琢磨,明显带着特殊使命。   要解释这次行动,为啥会在这个时机出现,就得先看韩国国内最近发生的事。   在出发前不久,赵显龙在国会的几句话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公开指责美国在贸易和关税上对韩国“太苛刻”,态度比以往强硬不少。   要知道,在韩国政治圈,公开怼美国可不常见,这让外界一下意识到首尔正在考虑调整对美态度。   这背后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矛盾积压太久。特朗普重新回到白宫后,美国“本土优先”的外交姿态更明显,韩国首当其冲。   比如一些韩国公民在美国遭遇签证和居留问题,被拘押甚至面临遣返,经济层面,美方又要求韩企必须遵守高标准甚至不平等条件,把风险和成本都甩给了首尔。   长此以往,韩国社会的不满逐渐累积,现在终于爆发出来。   如果把时间往前回顾,在尹锡悦主政时期,韩国几乎是全盘倒向美国,从安全到文化层面都力求“跟紧大哥”。   可惜效果并不理想,中美平衡被打破后,首尔既没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反倒在对华关系上陷入尴尬,区域合作也逐渐失去空间。   李在明上台后,立场明显更务实,强调一切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于是才有了赵显龙今天的北京之行。   这种所谓“务实路线”,其实就是不再搞一边倒。对美国,韩国现在敢提条件,要求解决侨民和投资问题,不再一味忍气吞声。   对中国,则主动伸出友好姿态,比如恢复免签,欢迎游客,提振旅游业,同时也在调整舆论氛围,不再让过度对立情绪绑架政策走向。   除了处理中美关系,首尔还通过一些对外动作释放信号。比如突然叫停对菲律宾的贷款,看似跟大局无关,却是告诉美国和东南亚伙伴,韩国不想再当“照单全收”的小弟,而是要保留自主余地。   从这些举动拼在一起就能看出方向:韩国正朝着“利益平衡+自主外交”转型。赵显龙访华,就是这个思路的直观体现。   对中国来说,韩国是重要近邻,也是区域局势的关键方。此前萨德问题让双方关系紧张,但如今首尔主动靠近,无论是旅游、教育还是民间交流层面,都有回暖的空间,中国游客的回流也能给韩国经济打一剂强心针。   当然,矛盾依然存在,美军部署的萨德系统仍旧是中韩之间的敏感点,美国对韩国的影响也依然根深蒂固。   朝鲜半岛局势又时不时给局部添火,加上美日军事合作不断加强,都让首尔的调头动作不可能太彻底。所以现在的局面更像是“小心试水”,而不是大转向。   放到大格局来看,韩国已明白把筹码压在一边风险太大。今后像APEC这样的多边平台,可能成为它寻找新空间的突破口。这样既能避免正面得罪美国,又能和中国展开合作,实现某种平衡。   总体而言,这次赵显龙访华,不只是一次外交走动,而是韩国调整大国关系的缩影。   对普通韩国人来说,过度依赖美国的弊端已经感受深刻,而改善对华关系则可能带来切实益处。   李在明政府这一系列务实尝试,是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资料:韩国外长赵显将访华,韩媒称“打破惯例”2025-09-15 14:19·观察者网 启程访华,韩外长:中国非常重要2025-09-17 10:08·人民日报】

0 阅读:3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