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居然敢公开叫板中国,美国真的是太放纵以色列了! 以色列最近的行为让外界瞪大了眼,不仅在加沙持续进攻,还直接无视中国等大国呼吁停火的声音。 这不是偶然,而是长期被美国“撑腰”撑到上头的表现,但问题是,撑得过头了,就会掉队,美国的偏袒让以色列有恃无恐,但也让它一步步滑向国际孤岛。 如今,连中国的话都敢不听,以色列是不是低估了当今世界的政治气候?这不是胆子大,而是看不清局势。 以色列从来都不是一个让人安分的角色,但这一次的“大胆”,背后有美国撑腰,那是显而易见的。 就在9月14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刚踏上以色列的土地,没过几个小时,以色列就对加沙发起了新一轮地面进攻,这种节奏,别说巧合,连“默契”都显得太温和了,这完全是明牌操作。 美国这一届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已经不是偏爱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放养”,无论是联合国大会还是安理会,美国都一如既往地为以色列“挡子弹”。 本该是全球共识的“两国方案”,美国投了反对票,本该让巴勒斯坦在联合国有个正式身份,美国直接否了,甚至连签证都不给巴勒斯坦代表发,生怕他们来联合国“发声”。 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让以色列觉得,哪怕全世界都反对我,美国还在我背后撑腰,于是,以色列的政策也就越来越强硬、越来越不讲理,像是一个在街道上撒泼的小孩,因为知道家长不会管,反而越闹越起劲。 可问题是,美国真的能一直兜着它吗?美国自己都焦头烂额,国内经济摇摇欲坠,外交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一锤定音”,靠一个“失衡”的盟友关系去维持中东局势,无异于抱着炸药桶跳舞。 看似强势的以色列,其实早就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信任,本月联合国大会那场投票,142个国家赞成“两国方案”,反对的只有10个,而弃权的12个国家里也没几个是核心玩家。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国家也开始“翻脸”,欧盟暂停部分与以色列的贸易协议,西班牙直接取消了一份高达7亿欧元的军火订单,法国、德国公开呼吁以色列“克制”。 就连曾签署《亚伯拉罕协议》的阿联酋,也放话说:你要是再往约旦河西岸动手,那条协议就别想保了。 这种局面,并不难理解。以色列以前靠的是“安全焦虑”博取同情,现在却变成了“主动进攻”,各国怎么可能还陪着它演戏? 更何况,加沙的平民死伤惨重,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道,这种舆论压力,哪怕是美国也扛不住。 而且更现实的是,很多国家其实并不愿意公开得罪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科技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国的影响力是实打实的。谁还会为了一个不断闯祸的以色列,去跟中国撕破脸?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以色列居然敢对中国的劝告不屑一顾,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一再呼吁停火、推动“两国方案”,站的是国际道义的制高点。 而以色列不仅不回应,反而加码进攻,完全把中国的表态当成耳边风,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强硬”,实际上是对当今国际力量格局的误判。 以色列可能还沉浸在冷战时期“美国独大”的旧思维中,以为只要华盛顿点头,其他国家就无所谓了,但现在这个世界,早就变了。 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是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玩家,从伊朗沙特复交,到敲定“一带一路”合作,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早已不是“插花点缀”,而是实打实的“压舱石”。 以色列这招叫板中国,不只是外交上的不礼貌,更是战略上的短视,一个国家如果连主要大国的劝告都不听,只靠单一盟友的支持,那走到最后往往会陷入四面楚歌。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南非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孤立状态,别看当时美国也没少支持,但最终还是扛不住国际制裁,政策被迫转向,而现在的以色列,正在重蹈覆辙。 如果说过去的以色列是真有点“底气”,那现在更多是“心虚”,军事上,它固然还有优势,但国际支持越来越少。 经济上,被欧盟卡住贸易,军火出口也受限,外交上,除了美国,几乎没几个国家愿意站队。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面对的不是一个“分散的批评”,而是一个“渐成合围”的局势,中国、欧盟、阿拉伯国家,甚至连部分拉美、非洲国家都在表态,这种全球性的一致压力,是以色列过去几十年从未经历过的。 而它的应对方式,却仍然是“强硬对强硬”,像个在赌场里越赌越输却拒绝认输的赌徒,以色列现在所展现的“硬气”,其实更像是压力极大时的“虚张声势”。 它不是不知道世界变了,而是不愿意接受已经没有“特权通行证”可用了,现在连中国都敢怼,说白了,是在拿自己国运当赌注,这种胆量不是来自自信,而是来自被惯坏之后的盲目。
这就是美国纵容以色列后果? 很多人都想错了,都以为,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结束了,
【1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