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这种既务实又同时充满长远眼光的做法,早已成为中国本土军事工业开展新装备研发项目时的一个好习惯。而今,身为国内战斗机工业“龙头”单位之一的中航沈飞,俨然就是在遵循于此。就在出自沈飞之手的国产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歼-35系列开始服役,且可能被命名为歼-50的第六代战斗机原型机启动密集试飞之时,疑似与第七代战斗机预研相关的公司,似乎也悄然开始了。 从网络上流出的招聘信息来看,中航沈飞在新一轮社会招聘工作中,设置了与“飞行器总体设计”和“热结构”等有关的专业岗位,岗位需求中则提到了与“高超音速”“空天飞行器”“航天飞行器”和“导弹”等相关的说法。很显然,如果沈飞是在为某款新型航空器的研发工作而招募人才,那这款装备的飞行性能已然大大超越了现有的第五代战斗机的水平,且很有可能也超出了尚未服役的第六代战斗机所能达到的性能上限。 我们知道,从各国目前已现端倪的部分第六代战斗机研发项目来看,六代机恐在很大概率上仍属“大气层内作战用航空器”,不具备以接近或进入近地轨道的方式飞行。也正因如此,有人驾驶六代机或也很难在空气阻力较大的大气层内,实现高超音速飞行。于是乎,第六代战斗机无法实现的事情,是否会成为未来的第七代战斗机去有所突破和“理所应当拥有”的性能呢?这一概率显然不为0。毕竟唯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新一代战斗机具备对上一代战斗机的技术跨代意义。 顺带一提,倘若中航沈飞的社招工作,确实与研发第七代战斗机有关,那我们在感到欣喜和期待的同时,其实也应看到一件事,那就是沈飞的动作“或多少有点滞后”。从国内航空工业和航天业的发展来看,高超音速飞行器和空天飞行器等产品的发展速度极快,多个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均在此领域有所建树,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鸣镝”系列高超音速飞行器和“腾云”飞行器。 如此想来,说不定到了七代机的时代,沈飞的竞争者将不只是身为“老对手”的中航成飞,前者将面对更多的竞标选手。对于国内战斗机工业和解放军来说,从“沈成双足鼎立”到“各家百花齐放”,大概率也是个不错的事情呢。
歼35战机不少西亚国家都盯上它了。这歼35是咱自主研发的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性能
【5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