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邓艾孤军深入,还能成功灭蜀,那是因为蜀汉后期已经完全不得人心了,各种妖魔鬼怪都显形了! “邓艾带着两千残兵,裹着草席从悬崖滚下去时,成都城的刘禅正蹲在御花园逗兔子。” “两千人能灭一国?刘禅怕不是傻子?”“蜀汉大军去哪儿了?” 今天咱们不聊邓艾多勇猛,就扒扒蜀汉这摊“烂泥”——它为啥自己先散了架? 一、朝堂烂成筛子:皇帝被宦官当提线木偶 蜀汉后期的朝廷,用三个字形容:瞎、乱、蠢。 首恶是宦官黄皓。这哥们儿最擅长两件事:拍马屁、踩忠臣。诸葛亮在世时,他缩头当鹌鹑;丞相一死,直接骑到皇帝脖子上作威作福。 大将军姜维是北伐主力,黄皓偏要搞他。史书记载,姜维北伐回来发现“中常侍黄皓弄权,咸共将图危害”(《华阳国志》)。意思是,黄皓买通杀手要取他性命!姜维害怕,不敢回成都,直接躲到沓中屯田。。 更讽刺的是,前线战报传回成都,黄皓能直接“改作业”。邓艾都杀到绵竹了,刘禅还傻乎乎问大臣:“邓艾就带了几万人?能打进成都不?”大臣们面面相觑——陛下,您是被宦官蒙在鼓里的“提线木偶”啊! 二、民心早就凉透:百姓宁当顺民,不当炮灰 蜀汉的兵,全是“凑”来的。 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九伐中原,益州九十万人里,壮丁被征走三十万。老百姓苦到什么程度?村里十五岁娃都被拉走,老母亲跪在县衙哭到晕死。县令骂她“误国”,结果百姓围了衙门——谁愿意为“北伐梦”送儿子命? 到了邓艾打过来,绵竹守将诸葛瞻带了几千娃娃兵硬扛。史书记载“士卒多死,城遂破”——年轻人早寒了心,打到最后,连绵竹百姓都偷偷给魏军送粮。 三、军队成了空架子:钱被宦官贪了,人被糊弄了 姜维北伐打了败仗,回成都想整顿军队,结果撞一鼻子灰。 国库没钱!刘禅摊手:“钱都给黄皓修宫殿了,要不你找大臣募捐?”(《资治通鉴》)士兵们饿着肚子训练,甲胄破了没钱补,兵器锈了没人管——这样的军队,能打仗? 更离谱的是指挥系统。剑阁守将霍弋请示刘禅:“邓艾偷渡阴平,要不要派援军?”刘禅犹豫半天,说“等黄皓算个卦”。等卦象出来,邓艾都快到成都了。 军队上下离心,将领不想拼,士兵不愿死——这样的队伍,拿什么守国门? 四、邓艾的“奇迹”:不是他多牛,是蜀汉自己垮了 现在看邓艾偷渡阴平,常被吹成“军事神话”。但换个角度想:要是蜀汉真守住了阴平,邓艾的两千残兵早成山沟里的“野鬼”。 诸葛亮早说过“全蜀之防在阴平”,可后期连个哨兵都不派。邓艾带人凿山开路,悬崖边铺木板,实在不行裹草席往下滚——这哪是“奇谋”?分明是蜀汉自己把防线拆了,让人钻了空子。 所以,邓艾的“成功”,本质是捡了个漏——捡的是蜀汉自己烂透的漏洞。 邓艾裹草绳翻山的背影,藏着最扎心的真相:再厉害的“奇招”,也救不了烂到根的“人心”。 蜀汉不是亡于邓艾的两千人,是亡于黄皓的算计、刘禅的昏聩、百姓的失望。
曹爽真是愚蠢的可爱,当他被司马懿囚禁在家中断粮的时,他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随后满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