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以为干掉杨靖宇就完事,结果魏拯民拖着咳血的肺,在零下四十度的林子里照样端了他们的仓库。 很多人记住了杨靖宇啃棉絮的悲壮,却少有人知道魏拯民的名字——这位东北抗联第二军的创始人,早在1938年就被确诊肺结核,在缺医少药的长白山里,连口热汤都喝不上,病情从咳嗽发展到咳血,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这位山西汉子不只是会打仗。杨靖宇在前线带兵冲锋时,他就在后方编政治课本,办党员训练班,把抗联战士拧成一股绳。1939年寒葱岭那场伏击战,他咳得直不起腰,却趴在雪地里把敌军路线标得清清楚楚。最后部队击毁十一辆汽车,连日军少将松岛都被击毙,他冻得发紫的手里还攥着半截染血的指挥旗。 杨靖宇牺牲后,鬼子举着相机炫耀"胜利",魏拯民在密营里吐了半盆血。他抹掉嘴角的血沫子说:"靖宇没干完的事,咱们接着干。"随后带着人摸进哈尔巴岭车站,缴获的物资够战士们过冬,自己却连块热干粮都没来得及吃。那些日子,他白天在雪地里指挥作战,晚上就着油灯写报告,咳嗽声在山洞里来回响,纸页上全是喷溅的血点子。 战士们记得,政委的背包里总背着两样东西:治疗肺结核的草药包,还有没编完的教材。他常说中国人不能当亡国奴,自己却在32岁那年倒在了牡丹岭的密营里。临终前把文件包交给战友,最后一句话是"红旗会插遍全中国"。鬼子后来挖开他的墓,连完整的尸骨都没留下,可他带过的兵还记得,那个咳血的政委怎么教他们认字,怎么在雪地里讲抗战必胜。 现在说起抗联,大家先想到杨靖宇啃棉絮。可那些在密营里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那些既要打仗又要搞建设的人,同样不该被忘记。他们的血一起流在长白山的雪地里,少了谁都不完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李敖评价张学良时,坦言“张学良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张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