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妈自带大容量水桶,在武汉山姆会员店自助饮料机前“疯狂续杯”,工作人员劝都劝不住。视频里,大妈的水桶装得满满当当,机器都快被“榨干”,旁边顾客看得直摇头,网友们更是在评论区炸开了锅:“这是把续杯当批发了吧?”“薅羊毛也得有个度啊!” 原来,山姆的冻饮续杯服务本是会员福利:买一杯指定饮品,凭标签当天能无限续杯。这本是贴心设计,结果被极少数人钻了空子。有网友算过,普通杯子300毫升,大妈的水桶至少2升,相当于7杯的量。更扎心的是,这种行为不仅让其他会员等得着急,还可能让商家觉得“福利成本太高”,最终取消服务,到时候真正吃亏的还是守规矩的消费者。 其实,这事儿背后藏着个老问题:规则与素质的博弈。商家制定福利是信任,但信任需要双向守护。就像网友说的:“自律是福利存续的根基,透支集体权益终将‘多输’。”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占点便宜”,最后规则崩了,福利没了,谁也别想好过。 当然,也有人觉得“自带杯环保”,但环保和规则并不冲突。商家完全可以用可降解杯具,或者设置“每人每次限接500毫升”的规则,既守住底线,又兼顾环保。毕竟,真正的素质不是“我能不能”,而是“我该不该”。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你遇到这种事,会上去劝一句吗?或者你觉得商家该怎么管?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给规则“撑个腰”! (案例来源:新浪微博)
这树是招谁惹谁了?辽宁沈阳,一位大妈连续两周,每晚都提着一壶刚烧开的水,到小区路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