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我是如何两次成功跳槽+转行的

郭淮评职场 2025-09-16 15:53:31
35岁后我完成了两次职业突破: ✅ 第一次:同行业跳槽(薪资+30%) ✅ 第二次:裸辞1个月后成功转行(跨行业但能力复用)说实话,对于现在的职场环境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今天也分享下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找到能力迁移的"接口" 一定要明确自己“可迁移的能力” 我转行后不做PM了,但新工作仍需要: ▸ 产品化思维(从需求到落地的框架) ▸ 资源整合能力(跨部门协作经验) • 实操方法: 拿出岗位描述逐条分析,用STAR法则改写经历: "过去我做【XX项目】时(Situation),通过【XX方法】(Action)实现【XX结果】(Result),这正好能解决贵司岗位描述里【XX要求】的问题" 35岁后,你最大的优势就是过往的经验 但怎么向企业表达,过去10多年的积累,在这个新方向里还能创造什么价值,如何匹配岗位的就非常重要了 2️⃣用AI做面试高压训练(亲测有效) 作为不善表达的中年人,我的秘密武器: ▪️准备好材料包: 最新简历/岗位描述/公司官网链接/财报(如果有,外企必看"About Us"页) ▪️在电脑上打开豆包输入指令: 请作为【公司】的【岗位】面试官,根据我的简历和岗位描述,模拟一次专业面试,每次问一个问题;对我的回答做3方面反馈: 1. 结构是否清晰(建议用STAR法则) 2. 是否体现岗位需要的【XX能力】 3. 如何加强经历与新岗位的关联性;根据回答追问后续更深入问题" ,并重点训练:把"我曾经..."转化为"我能为新公司带来..."的话术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我要求停止 ▪️最后将模拟面试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反复调整回答继续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3️⃣关键心态:把自己当产品 35+岁求职不是卖苦力,是卖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能力 就像做产品营销: ▸ 核心功能=可迁移能力 ▸ 应用场景=新行业需求、新公司岗位痛点 ▸ 用户评价=过往成功案例和项目经历 35岁+的跳槽与转行,是一场心态和方法的双重考验 就像我以前做产品MKT一样,是把过去十多年积累的阅历、视野、解决问题的框架,打包成一个新产品,推销给新的市场 年龄从来不是红线,能力没打包好才是 每次面试前,我都会让AI"虐"自己10遍 帮忙重新定义产品价值,调整话术 当你能把过去十年积累翻译成对方需要的价值,机会自然来敲门35岁跳槽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郭淮评职场

郭淮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