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后怕!”湖南长沙,51岁男子干农活时意外被锄头砸伤,可他却觉得问题不大,简

鸿鹄浮歌 2025-09-16 11:30:30

“让人后怕!”湖南长沙,51岁男子干农活时意外被锄头砸伤,可他却觉得问题不大,简单的止血后便继续干活,不料,20天后他突然四肢肌肉痉挛,嘴巴没办法张开,被紧急送往了医院抢救,最终被确诊为破伤风感染。专家:无医疗干预,病死率将达到100%! 据潇湘晨报9月15日报道,长沙有位大哥扛着锄头在地里松土,一个不留神,手里的锄头没拿稳,一下子就砸到了自己的脚上。 这一下砸得可不轻,脚上立马就开了个口子,血“哗”地一下就往外冒,换作一般人,估计早就慌了,想着赶紧去诊所看看。 可这位大哥,常年跟土地打交道,身上留下的疤痕都数不清了,他瞅了一眼伤口,觉得问题不大,在他看来,这不就是个小口子嘛,以前受过比这严重的伤,不也照样过来了? 于是,他就在地头找了点东西,简单地把血按住,看血流得慢了,就没再当回事。 地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呢,哪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耽误了功夫?他就这么忍着痛,继续拿起锄头,把剩下的活儿都干完了才回家。 回到家以后,家里人看到他脚上有伤,也劝他去处理一下,但他却满不在乎,连最基本的清洗和消毒都没做,就跟平常一样,该吃饭吃饭,该喝水喝水,完全没把这个“小意外”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伤口好像也在慢慢愈合,结了痂,看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谁也没想到,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潜伏。 就在事发后大约20天的时候,大哥早上起床,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他想打个哈欠,却发现嘴巴怎么也张不开,像是被什么东西给锁住了一样,两边的腮帮子又酸又紧。 他当时还以为是睡觉落枕了,或者是累着了,也没太在意,可情况越来越糟,没过多久,他的手脚开始不听使唤,肌肉一阵阵地抽搐、痉挛,身体也变得僵硬起来。 这下,全家人都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医生一听家属描述的症状,再结合之前被生锈锄头砸伤的经历,心里咯噔一下,立马有了不好的预感。 经过一系列紧急检查,结果出来了,诊断书上赫然写着三个字——“破伤风”。 这下全家都懵了,不就是个小伤口吗?怎么会得这么吓人的病?医生解释说,问题就出在那个不起眼的伤口和事后满不在乎的处理方式上。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最喜欢在缺氧的环境里繁殖,比如那种又深又窄、被泥土铁锈污染的伤口。 大哥当时被锄头砸伤,伤口虽然看着不大,但可能比较深,而且沾满了泥土,这简直就是给破伤风杆菌提供了最完美的“温床”。 最关键的是,他受伤后没有及时清理消毒,而是让伤口自己闭合了,伤口表面一愈合,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缺氧的小环境,里面的破伤风杆菌就开始疯狂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 这些毒素会攻击人的神经系统,导致肌肉痉挛,也就是俗称的“抽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牙关紧闭、张不开嘴,所以破伤风也叫“锁口风”。 情况非常危急!大哥被立刻送进了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抢救,在ICU里的每一天,都是一场与死神的搏斗。 医生们使用了大量的破伤风抗毒素和镇静剂,帮助他对抗毒素、缓解痉挛,那二十多天里,他全身插满了管子,不能说话,不能动弹,全靠机器维持生命。 家里人等在ICU门外,度日如年,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新闻,都吓了一跳,有网友说:“天哪,我以前被钉子扎了也觉得没事,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幸亏没出事!” 还有的网友评论:“我爷爷就是干农活的,他总说小伤不用管,看来回去得好好给他科普一下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万幸的是,经过二十多天的全力抢救,这位大哥总算是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捡回了一条命。 可这次经历,给他和家人带来的惊吓和折磨,是无法估量的,不仅身体遭了罪,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件事真的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很多人,尤其是常干体力活或者在农村生活的朋友,都有一种“皮实”的观念,觉得小伤小痛不是事儿,扛一扛就过去了,但正是这种满不在乎,给了危险可乘之机。 破伤风这个病,潜伏期从几天到几周不等,一旦发作,病死率相当高,它不是由伤口大小决定的,而是由伤口的性质和有没有被破伤风杆菌污染决定的。 像被生锈的铁器、沾了泥土的工具弄伤,或者是一些动物咬伤,都属于高风险伤口,所以啊,朋友们,千万别再把小伤口不当回事了。 不管伤口大小,只要是被不干净的东西弄伤了,第一时间就要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然后用碘伏或者酒精进行消毒。 如果伤口比较深、污染比较严重,光自己处理还不够,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这几块钱、十几分钟的事,可能就能救你一命。 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侥幸,别等到身体发出严重警报,被推进ICU了,才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大意,提前预防,永远胜过事后补救。 信源:潇湘晨报·晨视频2025-9-15——男子被锄头砸伤脚趾,20天后因破伤风进ICU51岁男子被锄头砸伤,脚趾出血后不以为意,结果出现四肢筋挛、苦笑面容……

0 阅读:0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