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 如果属

百日依山尽 2025-09-16 11:27:03

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 如果属实的话,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大气层摧毁陨石。 2025 年 9 月 12 日晚,山东潍坊、日照等地的夜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 “奇观” 打破了平静。许多市民目睹了这一幕:一个橘红色的火球,拖着长长的尾巴,以极快的速度划过天际。紧接着,另一个发光体从相反方向升空,与火球迎头相撞,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巨大的声响传遍四方。 近日,有自媒体发文称,俄罗斯媒体报道此次事件是 “中国防空部队击中陨石”。倘若这一说法属实,那无疑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大气层成功摧毁陨石,其意义不言而喻。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晚事件的细节。从网传的多段不同角度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火球下坠时,速度极快,轨迹呈抛物线状,表面因与空气剧烈摩擦而呈现出橘红色,伴有明显的焰尾。 而拦截的发光体则从地面垂直升空,路径笔直,在接近火球的瞬间,似乎进行了细微的角度调整,精准地撞上目标,随后引发剧烈爆炸,火光冲天,碎片如烟花般四散落下。 就在事件发生的前一天,9 月 11 日,潍坊海事局发布了鲁航警 674/25 号航行警告,明确表示 9 月 12 日至 14 日期间,渤海特定海域将进行实弹射击。这一时间和地点,与不明物体事件高度吻合,为我们理解事件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从技术角度深入分析,被拦截物体的飞行特征与陨石存在显著差异。天文专家指出,陨石以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明显的等离子尾迹,且其飞行轨迹通常是近乎直线的,不可能呈现出如此完美的抛物线形状。而且,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要在大气层内精准拦截高速坠落的陨石,难度极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之相反,所有观测证据都更倾向于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防空拦截测试。被拦截物体的飞行轨迹、速度变化等特征,更符合战术弹道导弹在末端下坠阶段的表现。拦截弹在末段展现出精确的轨迹修正能力和高过载机动性能,爆炸特征也与现代导弹 “连续杆式战斗部” 的技术特点相符。 次日,潍坊应急管理局在回应市民咨询时,虽然措辞谨慎,但也透露了关键信息。当局表示未收到任何事故报告,这种看似 “不置可否” 的态度,在军事演练的背景下,实际上是一种惯例性回应,从侧面证实了这是一次计划内的军事活动。 此外,对于某些自媒体传播的所谓俄罗斯媒体的 “陨石说”,其真实性也存在很大疑问。有网友利用翻译工具对相关截图文字进行翻译,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翻译后的内容显示,竟是 “据中国媒体报道”,且事件地点也并非山东,而是四川。如此漏洞百出的 “外媒报道”,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综合官方信息、科学分析以及技术细节来看,此次山东上空的事件并非如部分自媒体所宣称的 “中国防空部队击落陨石”,而是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防空演练。 这场演练充分展示了中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先进能力,包括目标识别、快速反应、精确拦截和毁伤效能等。在约 4500 米高度成功拦截以 11 马赫速度飞行的目标,这一成绩无疑体现了中国在防空反导领域的卓越技术成就,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