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诊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半。那天我特别累,不光是身体上的疲惫,心里更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 一整天,有四个病人和家属在我诊室里哭了,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忍不住放声大哭。 其中一位妈妈带着她17岁的孩子来看肺结节,影像看起来像肿瘤。她嘴里反复念叨:“这病长在我身上多好,为什么偏偏长在孩子身上……”眼泪一直流。 还有一位36岁的年轻妈妈,自己查出胸腺里长了个很大的肿块。她坐在那儿不停地说:“我孩子才九岁,怎么会这样……”话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另一位是从海南赶来的年轻姑娘,陪着她爸爸。她爸爸是食管癌晚期,已经做了化疗、放疗,但肿瘤还在长,现在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 姑娘口罩都被眼泪浸透了,她问我:“医生,还有没有让他不那么难受的办法……”那一刻,我真的很难回答。 对那些还有机会治愈的年轻患者,我都会尽量多解释、多安慰,告诉他们“可以治,别太担心”。 可面对已经走到终末期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常常让我不知该说什么。我只能静静地听,递张纸巾,尽力说几句宽心的话。 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这种感情太真实了,藏不住,也掩饰不了。那天看完门诊,我一路走回办公室,心里都特别闷,话也不想说。 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生死,医生也一样。我们不是所有事都能解决、所有病都能治好。有时候,能安静地陪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说说心里的怕和痛,也许就是最好的安慰。 常有人说:“医生见多了死亡,就麻木了。”如果您说的“麻木”是指我们不会每次都在病人离开时和家属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冷静地说一句“我们尽力了”……那可能确实是这样。 医生必须保持理智,才能清晰判断、果断处理,也才能避免下一次的遗憾。 但说实话,医生并不是没有感受。正是因为见多了无常,我们反而更谨慎、更小心,也更明白生命的重量。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没有太多犯错的空间。只有谨慎、再谨慎,才能减少那些日后会让自己内疚的可能。[谢谢][玫瑰]
出门诊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半。那天我特别累,不光是身体上的疲惫,心里更
乔贵
2025-09-16 09:22:54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