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谈什么?不谈了!必须看清,是什么耗尽了我们最后一点耐心。就在马德里谈判即将开始前的最后48小时(9月12日),美国商务部悍然将23家中国半导体和生物技术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 说白了,美国这是把“谈判”当遮羞布,把“打压”当真心话,马德里谈判前48小时搞这出,就是想断我们半导体和生物科技的路,耗尽耐心后逼我们让步,可现在谁还吃这一套啊! 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吧,美国从来就没打算好好坐下来谈,你这边还在梳理谈判要点,琢磨怎么在合作上找共识,他那边直接抡起“实体清单”的大棒,专挑23家关键企业下手,不是做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的,就是搞基因测序、生物制药的。 这些企业哪一个不是我们产业链里的中坚力量?比如做半导体封装的企业,负责把芯片和电路板连起来,没有他们,再好的芯片也用不起来;生物科技里的那些公司,有的在研抗癌新药,有的在优化诊断试剂,都是关系到产业升级和民生的硬茬领域。 美国选在谈判前48小时动手,说白了就是想玩“极限施压”,觉得把你家企业拉黑名单,你就会在谈判桌上服软,多让点好处给他。 可这套把戏美国早就玩腻了,之前华为被列入清单,结果人家硬生生搞出了自研芯片,后来又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出口,我们中芯国际反而加快了技术突破,现在国内从芯片设计软件到制造耗材,产业链反而比以前更紧凑了。 还有生物科技领域,之前美国限制生物试剂出口,我们现在不仅能自主生产大部分试剂,连疫苗的技术都能自己搞,根本不是他想卡就能卡住的。 美国还以为这招能当“筹码”,其实早就成了“笑话”,你越打压,我们越知道该往哪使劲,反而把自主的步子迈得更稳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嘴上喊着“要谈”,其实心里打的是“拖延”的算盘,他们自己的半导体产业现在乱得很,本土制造产能跟不上,依赖亚洲供应链不说,连芯片设计的人才都不够用;生物科技领域也面临研发成本高、新药上市慢的问题。 所以他们想通过打压拖我们的节奏,给自己争取时间补短板,可他们忘了,我们早就不吃“拖延战术”这一套了。 你想拖着耗着,我们就加速搞自主,现在国内半导体产业园一个接一个建,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一年比一年多,真要“脱钩”,先扛不住的不一定是谁。 说到底,美国这套“一边喊谈一边捅刀”的操作,早就把自己的“诚信”败光了,现在连“谈判”这两个字的分量都被他们拉低了,我们现在看得清清楚楚,与其跟没诚意的人浪费时间,不如把劲往自主创新上使。 你们觉得,接下来我们在半导体和生物科技领域,还得在哪几个环节再加把劲?或者你身边有这些行业的朋友,他们现在的研发、生产状态咋样?评论区里聊聊,我们也听听大家的观察!
还谈什么?不谈了!必须看清,是什么耗尽了我们最后一点耐心。就在马德里谈判即将开始
星光物语
2025-09-16 00:21:54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