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赢学”连连碰壁,特朗普坐不住了,中美开启第四轮谈判 西班牙马德里,中美

安寒评国际 2025-09-15 19:38:22

美国关税“赢学”连连碰壁,特朗普坐不住了,中美开启第四轮谈判 西班牙马德里,中美两国代表团在这里拉开第四轮经贸谈判的序幕。表面上,这是一场常规的闭门会谈,外界看不到签字,也听不到激烈交锋的声音,但消息传出,美财长贝森特眉头紧锁的照片迅速刷屏,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自省言论”更是炸开了锅。 事情要从美国取消“小额豁免”说起。过去,只要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寄到美国基本不用交税。靠着这个规则,全球每天有数百万件小包裹流向美国,既方便美国消费者买到便宜货,也支撑了大量跨境电商和中小企业。可美国突然把这条路堵死,加收10%以上的税。结果立刻爆雷:全球192个成员国寄往美国的小包裹数量掉了八成,近百家邮政公司干脆停掉业务。美国本想借此增加财政收入,结果反而卡住了自己的产业链。零部件、原材料进不来,企业成本猛涨,最后还是美国普通家庭买单。 麻烦还不止在钱上。美国还要求每个进口商品都要额外提供来源证明、缴纳固定税额,搞得手续极其复杂。许多中小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合规成本,只能退出美国市场。印度、法国、比利时干脆宣布暂停小包裹对美业务,等于直接把美国“晾在一边”。本来想利用规则薅羊毛,结果变成自我孤立。 美国政府的解释依旧是老一套:这是“美国在赢”。财政部说能增加3000亿美元收入,特朗普更是把关税吹成美国强大的象征。但问题是,账面数字根本掩盖不了实际痛点。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清楚显示,通胀压力还在上涨,民众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高盛的报告更直白:刚开始企业承担大部分关税,但很快成本会传导到消费者头上,最终超过六成由老百姓买单。换句话说,美国人买的东西越来越贵,工资却没涨,这哪是“赢”,分明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债务问题更是压在美国头上的大山。国债总额超过37万亿美元,光利息就高得吓人。特朗普原本想靠关税多收点钱缓解财政压力,没想到法院直接泼了冷水。联邦上诉法院裁定,总统无权滥用法律大规模加征关税。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判决,美国财政部不仅不能继续收,甚至要把之前收的一部分退回去。这样一来,“关税赢学”就彻底成了笑话。 更棘手的是,美国内部的分裂。共和党里的强硬派依旧鼓吹“保护美国制造”,可温和派却指出这政策只会拖垮本土产业。民主党更是抓住机会猛攻,指责关税只是转移矛盾的手段,真正受害的还是中产家庭和农民。农民的不满最典型。中国过去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如今大量订单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农民原本是特朗普的铁票仓,如今怨声载道。选票不稳,特朗普当然坐不住。 这种压力下,美国不得不提前与中方坐下来谈。本来预计10月底APEC峰会前才会举行的第四轮谈判,被迫提前到9月中旬。马德里的这场闭门会谈整整拉锯了六个小时。中方态度明确:关税必须取消,科技出口限制要放宽,TikTok打压必须停止。美国却处于两难。一方面想让中国开放市场,一方面又不断把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还拿TikTok当筹码,威胁“不卖就禁”。这种自相矛盾的姿态,让谈判注定难有突破。 TikTok成了这轮谈判的核心焦点。美国喊出“不卖就禁”,但中国明确拒绝让渡算法,态度坚决。与此同时,中方宣布对美国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且追溯三年。这种精准反制,正好打到美国的痛处。美国试图用科技封锁压制中国,结果发现中国在关键领域越来越硬气。华为麒麟芯片回归就是最典型的信号。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对美高新技术出口还逆势增长了5.4%,说明美国的封锁效果有限。 对中国来说,这轮谈判的目的不是立刻达成协议,而是稳住局势。中国外贸依赖美国的比例逐步下降,多元化布局见效明显。加上科技突破不断,反制手段精准有效,底气比过去更足。中国的态度很清晰:平等、理性、有底线。美国想把谈判当作政治秀,想用来给选民交差,但中国不会陪跑。 这场六小时的谈判,没有让世界局势立刻翻转,却揭示了关键事实:美国确实着急了,经济、政治、法律多重压力让其不得不提早上桌;中国依旧稳重,从容应对,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特朗普的“变了”,不是心态温和,而是现实逼着他低头。 最终的角力,不在会场上的几句交锋,而在两国谁能在经济韧性、科技突破和社会治理上坚持得更久。美国的“赢学”已经一再碰壁,中国的稳健却在积累长期优势。马德里的谈判只是新阶段的开始,真正的胜负,还要看谁能笑到最后。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安寒评国际

安寒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