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阳谋,打出了明牌!乌克兰正在系统性地摧毁俄罗斯的能源产业。一天一夜,又有两座炼油厂被炸起火!这种低炸药无人机,正在对俄罗斯进行经济战绞杀。 咱们先看最新的动静: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法市的“巴什石油-新油”炼油厂和西北部最大的“基里希”炼油厂,接连被乌军无人机命中起火。 这两架炼油厂可不是普通的工厂,它们是俄罗斯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一个负责加工原油,一个承担着西北部大部分成品油供应,就像俄罗斯经济的两条大动脉,现在被乌军一刀刀割下去,疼得直哆嗦。 乌克兰这招儿叫“低炸药无人机经济战”,说白了就是用成本极低的无人机,专门盯着俄罗斯的炼油厂、油库这些经济要害打。这种无人机个头小、飞得低,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很难全拦住。 就像蚊子叮大象,一口两口不致命,但架不住天天叮。你看俄罗斯的“基里希”炼油厂,作为西北部最大的炼油厂,平时生产的柴油、汽油和航空燃油,不光供应国内,还能出口换外汇。 现在被无人机炸了,生产就得停摆,修复得花不少时间和钱,这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战争后勤都是沉重打击。 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它的防空系统其实挺厉害,像“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能干扰无人机的通信链路,“铠甲”-S1防空系统能发射导弹和炮弹拦截。 但问题是,乌克兰的无人机太多了,而且成本低到让人咋舌。一架无人机可能就几千美元,俄罗斯打下来一架得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导弹,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要命的是,无人机可以从多个方向、不同高度发动攻击,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就算再先进,也很难面面俱到。就像这次乌法市的炼油厂被攻击,俄军虽然击落了两架无人机,但还是有一架命中了目标,导致大火。 乌克兰这么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俄罗斯的经济搞垮。俄罗斯的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炼油厂是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炼油厂被摧毁,俄罗斯的石油加工能力就会下降,出口的成品油就会减少,收入自然跟着缩水。 更严重的是,俄罗斯的军队打仗也离不开燃油,炼油厂被攻击直接影响到前线的补给。就拿伏尔加格勒炼油厂来说,它每年加工原油超过1500万吨,占俄罗斯全国炼油总量的5.6%,这么大的产能一旦瘫痪,俄军的燃油供应就得吃紧。 俄罗斯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一边加强防空,一边想办法恢复生产。比如这次乌法市的炼油厂被攻击后,当地政府赶紧组织灭火,还说不会影响产量。 但明眼人都知道,炼油厂这种复杂的工业设施,一旦被破坏,修复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而且就算修好了,下次还可能被攻击,俄罗斯得一直提心吊胆。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的炼油厂大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靠近乌克兰边境,这就给了乌军可乘之机。 乌克兰的这招经济战,其实是一场阳谋。它明明白白地告诉俄罗斯,我就是要打你的炼油厂,就是要让你的经济崩溃。 俄罗斯虽然知道这一点,但短期内也没啥好办法。因为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太灵活了,成本又低,俄罗斯很难彻底防御。 而且,乌克兰背后有西方国家的支持,无人机的技术和情报可能都来自西方,这让俄罗斯更加头疼。 从国际上看,乌克兰的这种做法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西方国家巴不得俄罗斯的经济垮掉,这样就能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减少对他们的威胁。 对全球经济来说,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炼油厂的影响也不小。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国,炼油厂被攻击可能导致国际油价上涨,进而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 尤其是欧洲国家,虽然已经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短期内还很难完全摆脱。油价上涨会增加他们的进口成本,推高通货膨胀,让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俄罗斯也在想办法应对,比如把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市场。中国和印度都是能源需求大国,俄罗斯正加大对这两个国家的能源出口。 但问题是,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要把石油和天然气从西部运到东部,得花不少时间和钱。而且,亚洲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俄罗斯的能源价格和质量能不能有竞争力,还是个未知数。 总的来说,乌克兰的这种经济战绞杀战术,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它不仅直接破坏了俄罗斯的能源产业,还让俄罗斯在经济和军事上陷入被动。俄罗斯虽然在努力应对,但短期内很难摆脱这种困境。这场经济战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甚至改变国际政治格局。而乌克兰的这种阳谋,也让全世界看到了现代战争中经济战的威力。
北约敢不敢灭了俄罗斯?按理来说北约作为一个军事集团,若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
【1评论】【4点赞】
用户10xxx29
可以用多层铁丝网全围起来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