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以为,解放军绕台,只是“例行军演”。 错了! 真相是,当福建舰南下、登陆驳船入列、海空兵力四面合围,这三大动作,在72小时内,环环相扣地,同时发生时,这已经不是“军演”,这是“总攻”前的最后一次“点名”! 先说福建舰。这艘我国自主建造的新一代航母,电磁弹射、平直甲板,技术上已经不输世界主流水平。 它以前一直在舾装、测试,大家也知道它迟早要服役,但谁都没想到,它会这么快、这么直接地穿越台湾海峡。 这事发生在9月12日,时间点很讲究,台岛刚结束所谓的“防卫演练”不久,气还没喘匀,福建舰就从台海中间晃晃悠悠地走了一圈。 这不是随便兜风,这是在告诉外界:我们不再只是“近海训练”,而是要实现“远洋存在”。 福建舰的出现,不光是“亮肌肉”,更有实际战略意义。 对台岛来说,这意味着,未来他们不再可能“等援助”,因为外部力量在解放军航母面前,很难靠近。 再说第二件事——登陆桥船。就在福建舰南下的同一个时间段,三艘东海舰队的新型登陆桥船正式入列。 这类船以前没对外公开过,属于新型两栖辅助装备。 它的作用不是打仗,但却是打仗时不可缺的“桥梁”,能快速搭建登陆通道,把重型装备从船上直接送到岸边。 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上岛加速器”。 它一旦部署到位,意味着登陆部队可以更快、更稳、更灵活地推进。 这三艘船舷号是401、402、403,集中入列,显然不是巧合。 从东海舰队调配这种专用设备,说明我国已经让各大舰队具备“随时执行两栖作战”的能力。 不再是某个战区单独出动,而是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联动。 这种装备一旦在台岛周边部署,就像是提前摆好架子,随时可以搭台唱戏。 然后是第三件事,也就是9月13日至14日那场联合封锁演训。 这次动静不小,空军和海军同时出动,军机达二十多架次,军舰十多艘,公务执法船也加入行动。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哪一边来一下”,而是四个方向同时对台岛展开合围,北部、中部、西南、东部全覆盖,没有留下“后门”。 这种全方位的合围,不是单纯的战术演示,而是对“实战场景”的一次完整预演。 这三件事,合起来看就很清晰:重装备调动、登陆工具到位,再加上多方向合围,这哪是简单的“例行训练”?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作战准备演练”。 每一步都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相互配合,互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整体来看,这72小时的组合拳,完全跳出了传统军演的套路。 以前我们搞军演,讲究的是“训练提升”,现在更多的是“实战检验”。 福建舰是战略威慑,桥船是战术保障,合围演训是协同验证。三者合一,打的是“台独”的幻想,也是在给外部势力划红线。 这次“点名”,点的不只是岛内某些人的心虚,更是整个台海局势的变化。 所以说,不要再把解放军绕台当成“常规动作”来看待了。 现在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系统性部署的延伸,都是一次战略信号的释放,更是一次主权立场的坚定表达。 我们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退让半步。 这片土地,从来都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任何挑战,都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参考:话音刚落,福建舰穿越台海南下,解放军官宣大动作——速看前沿
“美国把五角大楼改回战争部,中国网友乐了:8年前我们就把军区变战区,省下的钱够造
【3评论】【10点赞】
赵红滢
威武,驻泊鸡笼港,击水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