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亲背去上大学的残疾女孩叫曹雅琳,她和妈妈住进单间公寓,是一名善良青年教师主动让出来的,学校为她调整课程,给妈妈安排公益岗位,可评论区的部分网友却有些阴阳怪气! 曹雅琳自幼肌肉萎缩、行动不便,作为父亲的曹光兴却没有放弃这个特殊的女儿,辞去工作,用一辆二手面包车代步,每天背着女儿上下学,整整12年来,终于将其背进了大学。 9月14日,正是广西河池学院新生报到的日子,曹光兴背着女儿如期而至,将她送进了心目中的大学。 曹雅琳情况特殊,住楼房宿舍和上下课都很不方便,怎么办呢?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由母亲留校陪读,父亲回去挣钱,维持一大家子生活。 学校一位善良的青年教师,听说父女俩的事迹后很是感动,他将原本属于他的教师公寓让了出来,自己外出租房住,只为了曹同学能够更加方便。 学校的做法也值得称赞,将曹同学所在班级课程全部调到一楼,省去爬楼梯的烦恼,另外还为母亲安排了公益工作岗位,让其在照顾女儿闲暇之余,能够挣点外快,改善生活。 这原本是励志奋进又充满人文温暖的正能量,可评论区的有些网友却开始阴阳怪气起来,主要点有两个: 一、父亲背着接送12年,怎么才考了400多分,怎么没上名牌大学? 二、身体情况如此糟糕,即使大学毕业了,也很难找到工作,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 曹同学身体不好,又家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偏远山区,常人轻易做到的事,她学习起来需要更加刻苦,能够凭本事考上二本院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很多事情要看过程,不能只唯结果论! 读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单单只和工作挂钩,曹同学的奋进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残疾人靠读书逆袭的实例不胜枚举,读书只会让工作的路子越来越宽,而不是越来越窄,有这种想法的网友太过武断和狭隘。 还是用一位网友的评论作结: 是奋进向上还是沉沦堕落,她的人生由自己做主。曹同学及其父母已经很厉害了,有此成绩值得肯定,更可贵的是背后的坚持,父女相携前进,能激励感染无数人…… 【关注@小讼言案 ,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来源:河池融媒)
学校有一对年轻教师,男教师教数学当班主任,女教师教语文,而且是教同一个班,经常接
【1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