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排长进城打探敌情,谁知被伪军认出,逃亡路上遇到日军在摆席,他笑

小史善始善终 2025-09-15 13:44:24

1943年,八路军排长进城打探敌情,谁知被伪军认出,逃亡路上遇到日军在摆席,他笑了:“正好肚子饿了,进去吃一顿吧!”   1943年5月,山东抗日根据地遭遇日军大规模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急需获取敌军部署情报,侦察排长孟庆友接下了这个危险任务。   孟庆友在八路军中素有“侦察能手”之称,多次成功完成敌后任务。由于他脸上有麻点特征,日伪军悬赏1200银元通缉他,称其为“孟麻子”。   这次潜入石井镇侦察,孟庆友准备了一套伪军军官制服备用,但进城时却扮成普通农民,随赶集人群混入城内。   城内到处张贴着孟庆友的通缉令,发布者正是叛徒朱信斋。孟庆友小心行动,但仍在集市被伪军侯连长认出。对方立即呼喊,引来更多伪军围堵。   孟庆友机智地钻进路边茅厕,迅速换上准备好的伪军军官服。这身制服让他获得了“合法身份”,普通伪军不敢轻易盘查军官。   此时正有一队日伪军前往当地酒楼,孟庆友了解到,日军小队长小野正在宴请汉奸头目,商议“强化治安”和扫荡部署。   孟庆友果断混入队伍,大胆走进酒楼。席间,他仔细观察倾听,成功获取了扫荡时间、兵力配置和行进路线等核心情报。   一名日军军官见孟庆友面生,上前询问身份。孟庆友沉着应对,自称是朱信斋的副官。对方见他回答得体,便未再追究。   但小队长小野仍有疑虑,暗中派人核查。孟庆友敏锐地感觉到异常,加上情报已基本搜集完毕,便借口身体不适提前离席。   离开酒楼后,孟庆友进入茅厕,将一颗手榴弹巧妙设置成陷阱,然后悄然离去。伪军追来推开厕门时触发爆炸,整个镇子顿时混乱起来。   孟庆友趁着混乱与地下党联络员会合,躲入事先准备的地洞中,等到天黑后才离开县城。   返回途中,他意外遇到白天认出他的侯连长。这次孟庆友抢先制服对方,将其押回根据地作为俘虏。   这次行动堪称完美,孟庆友不仅获取了关键军事情报,还俘获了一名伪军连长。根据这些情报,八路军成功应对了日军的扫荡行动。   1944年8月,孟庆友参加山东军区英雄模范大会,被授予“战斗英雄”和“捕敌神枪手”光荣称号。   解放战争期间,孟庆友继续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转业到化工部门工作,1969年在北京逝世。   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抗战时期我军侦察人员的过人胆识和机智勇敢,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准确的情报往往能够扭转战局,拯救无数生命。   孟庆友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凭借冷静的头脑、周密的计划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依然能够化险为夷,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信源: 参考资料: 档案时空:八路军侦察英雄智端“三仙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